西笔居小说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

第110章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第110章

小说: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井上馨等人目瞪口呆,完全不明白事情竟会发生这样的转折,之前的融洽气氛,去哪儿了呀?慌乱之下,伊藤博文赶紧声称任何条款都可以重新探讨。

    但李鸿章却不为所动,在尽情欣赏了一番日方人员的精彩表情后,中方人员全部离开了会场,只留下呆若木鸡的日本人。

    9月1日,丁云桐下令,邀请日本使团以及驻华公使槺疚溲锏龋黄鹎巴涿磐獾牟耸锌凇肮劾瘛薄

    日本众人不明其意,正午时分来到菜市口。

    只见此地早已是彩旗林立,花团锦簇,弄得像过年过节一般。两旁酒肆茶楼人山人海,中间空地上,方阵一般排列着几十架铡刀,每个铡刀上都躺着一个犯人,手脚拴在前后的木桩上,动弹不得,腰部上方正对着雪亮的铡刀口。

    日本人这才明白,所谓的“观礼”,原来是叫他们来观看腰斩犯人的。

    所谓腰斩,就是刀斧将犯人从腰部一分为二,“手足异处”。听起来残忍,其实最开始是一种文明进步,早期殷商时代的死刑,都像是在吃人肉,如“醢”是把人剁成肉酱,“脯”是把人做成肉干,“炮”是把人烤成熟肉,而“镬烹”是把人煮成肉羹。

    直到周代,渐渐文明起来,才用“斩杀”代替“烹饪”,斩就是腰斩,杀就是砍头。开始是刀斧,技术难度较大,逐渐改用铡刀,又快又容易,包公的三口铡刀就是用来腰斩用的,而不是铡头。

    此前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被腰斩的,是雍正年间的湖北学府主考官俞鸿图,由于泄露考题而被处此极刑,雍正觉得确实太惨了,就下令废除了腰斩。

    今天,丁云桐又把这个极刑搬了出来,准备给前方出征的将士好好血祭一下。

    突然,槺疚溲锞衅鹄矗蔷顺錾恚H喂>洌沂呛>薪髦握母呒督焖己苁臁

    他在望远镜里,发现躺在最中间的犯人,竟然是前段时间失踪的陆军少将川上操六。他立刻告诉了其他人,整个日本使团一片哗然,正要派人去交涉,空地却已经开始行刑了。

    只见一声号令,数十把铡刀一起切下,刽子手抓住犯人的双脚一拉,围观人群轰然一声,受刑者已经一分为二了。

    鲜血如泉涌,汩汩流出,大多犯人还未死透,川上操六两眼翻白,上半身还在那蠕动,双手漫无目的在地上来回的抓挠。

    楢原陈政则是双肘撑地,颤抖着,竟然还能缓缓往前爬行,身下的鲜血不断喷涌而出,仿佛刷油漆一般,在空地上留下了一大片印迹。此时,他的心里能想到什么呢?后悔来中国当间谍?或者怀念家乡的樱花?

    犯人的血很快汇成了一滩滩,在正午炙热的阳光烘烤下,把整个菜市口蒙上了一层朦胧的血腥气。眼见如此惨状,日本使团中有胆子小的,当场就晕了过去。

    在过去的几天里,从全国各地押解进京的日本间谍,今天全部被当着日本人的面,当众腰斩。

    这不是示威,这是丁云桐的政治暗示:中日之间的对决,将是你死我活,**裸的血腥和残暴,没有怜悯,没有宽恕,没有余地,没有退路,只有杀戮和灭绝。

    当天槺疚溲锵蛑泄岢鲅险乜挂椋冈鹬泄薅擞每嵝躺焙ξ薰嫉娜毡竟瘛V泄馕癫炕馗矗淮龅氖且慌涞挥腥魏嗡健拔薰嫉娜毡竟瘛保⒎床等辗焦垢缮嬷泄痉谡

    事已至此,伊藤等人已经无法再待下去去了。9月2日,日方就匆匆启程回国了,在码头上,伊藤和井上,发誓除非是武力占领中国,否则决不再踏入中国一步了。

    经过几天航行,日本使团于9月5日刚抵达马关,就收到了天皇的命令,要求立刻赶往东京,参加紧急会议。

    原来就在使团离开中国后,9月3日,日本驻朝公使竹添进一郎向国内发来急电:朝鲜政府于9月2日,突然颁布了三道禁令。

    首先是防谷令,禁止向日本出口任何谷物,包括大米、油菜、甜菜、粟、高粱、大豆等等,尤其是大米,更是严禁输出,凡有触犯者,一律斩首。

    其次是限金律,禁止向日本输出黄金,凡有触犯者,一律斩首。

    最后是禁布谕,禁止从日本进口任何纺织品,凡有触犯者,一律斩首。

    9月7日,日本召开紧急御前会议,而在这短短几天里,日本国内已经炸开了锅。朝鲜断绝经济联系的消息,在各大报纸刊出后,很快就传遍了日本全国。各地的大米价格应声暴涨,大米经销商趁机囤积居奇,以牟取暴利。东京,大阪,名古屋,京都,广岛,长崎,神户,福冈,熊本等各大城市,米价每天都以一到两成的速度上涨,几天之内价格已经翻了一番。相应的大麦,小麦,荞麦,豆类,蔬菜,海鲜类,味增等,所有食物的价格也迅猛飞涨,接着所有商品价格全都恐慌性跟着暴涨,底层的百姓本就生活艰难,突遭这般打击,顿时一片哗然。

    此三道命令一颁布,日本的经济血脉被一手掐断了,日本人最当心的情况出现了,东亚局势除了战争,已经别无他途。

第一百二十六章 代号"猎狐"() 
更新时间:2014…02…15

    1883年9月7日,在一片肃穆凛然气氛中,扩大的明治政府御前会议正式召开。

    会议是在重压之下召开的,此时报纸刊物不断指责**无能,对朝鲜局势束手无策。福泽渝吉在《时事新报》上发出质问:“连年的扩军备战,到底是了什么?人民节衣缩食,忍受重税,到底是为了什么?购买外国新式军舰,到底是为了什么?日本使者一再忍受中国羞辱,先是丑陋的人像,然后看着同胞被酷刑杀害,政府却无能为力,毫无志气,到底是为了什么?”

    几天之内,就有大批市民走上街头游行示威,要求与**,开战!

    9月6日,甚至发生了一起“大逆案”,一个名叫幸德秋水的少年,企图携带炸弹翻墙进入皇宫,被逮捕后宣称“天皇无能,卖国苟活,不如炸死了事。”

    事已至此,形势逼人,经济民生又是风声鹤唳,哀鸿遍野,明治政府的统治基础已经动摇了,没有别的选择了,所以与会者全部主战,无一例外,包括伊藤博文和西园寺公望。

    长久以来,伊藤博文一直坚持日本的国力尚未充实,因此主张等有把握的时候,再考虑大陆政策,但现在大势所趋,他也没法反对了。

    会议的主题,很快就从要不要开战,变成了如何开战。陆军卿兼参谋总长山县有朋将早已制定完毕的作战计划拿了出来。

    经过对中法战争的仔细研究,参谋本部认为中国在战前成功的控制了嗣德帝,是能够逼和法国的关键因素。控制了越南朝廷,使中国占据了法律上和后勤资源上有利态势,反之,法军得不到越南当地的任何支援,最终被后勤给拖垮了。

    因此,参谋本部的一致意见是,必须在开战前采取"非常行动",控制朝鲜政府。

    计划的第一步,将是利用集结的日本浪人、开化党、以及亲日的朝鲜练军,发动一场军事政变。成功了,就改组政府,歼灭事大党,"邀请"日军在仁川登陆,驱逐中**队,这是最理想结果。不成功,就挟持高宗逃出汉城,南下釜山,效仿当年的嗣德帝,建立临时政府。

    因此,第二个步骤,就是日军改在釜山登陆,控制临时政府,强迫实施日韩结盟,与中国决一死战。这样,在政治上仍然是有利的。同时,日本海军组成联合舰队,伺机与中国舰队决战,以掌握制海权。进攻方式可采取奇袭,趁其不备,予以重创。

    在这方面海军抱有强烈自信,前两期的扩军案都已经完成,第三期从英国订购的两艘新式战舰,已经接收完毕,正在回国的途中。国内新建的两艘巡洋舰,也即将加入战斗序列也。以这样的实力,对中国可稳操胜券。

    山县有朋的计划,让与会者对战争有了充足的信心,会议迅速通过了这个作战计划。同时,还决定设立战时大本营,作为临时的最高统帅机关,通过少数精干的参谋、参谋长以及天皇的意志对战场态势进行及时的决断,一些政府官员也将随时根据诏令,列席大本营会议,以求政略和战略协调一致。

    为了麻痹中国,会议还决定在对华外交上要一切照常,不表现出任何异常情况。

    但伊藤博文还是在会议上提醒他人,中国的实力还笼罩着许多的迷雾,其公开的海陆军实力值得怀疑,事实证明,日本的间谍网一直都在对方的监控下,所以之前的情报完全不值得信赖。

    此时太政大臣三条实美,公布了一个新的情报,是一些被截获的中国驻日公使黄遵宪与国内来往的电报,电报内容已经被电信课长佐藤爱麿破译。

    其中有一封关键的电报,是中国皇帝亲自发给黄遵宪的一道命令。在电报中,皇帝明确说明要把日本势力排除出朝鲜半岛,但皇帝很担心日本会采取武力方式解决问题,因此命令黄遵宪全力收集日本朝野的反应讯息,包括各个大臣的态度,以确定日本的政策。并一再强调,如果日本有任何准备出兵的迹象,一定要及早报告,以给国内充裕时间决定如何适当的妥协。

    三条实美认为,从这个电报可以看出,中国完全是色厉内荏,之前的强硬姿态,完全是虚声恫吓。因此,日本只需要按照计划,以武力解决问题,完全不必理会中国的种种伎俩。

    事已至此,伊藤博文也无话可说了。

    日本破译了中国的电报密码,自以为掌握了不得了的绝密情报,殊不知这正中了丁云桐的圈套。

    这倒不是丁云桐有多么的英明睿智,也不是薛福成情报小组的神通广大,说穿了不值半文钱,因为前世日本人就是这样干的,这一世自然还是如此。

    前世甲午战前,日本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