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第1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丝梢运担浅誓诓孔钋谆娜恕R运睦砟睿谐欠艄叵担垢褪且还迹使跏亲约旱耐酰泄实劬褪亲约旱幕实郏淙鲜吨沟咨踔烈尥贰
除了赵宁夏,还有金允植、金弘集、鱼允中、金炳始、沈舜泽,还有一些亲华的闵妃族人,如闵台镐、闵泳穆、闵泳骏等,加上新军四个营的指挥使李祖渊、韩圭稷、尹泰骏、闵泳翊。事大党核心汇聚一堂。
袁世凯提出,准备要对日本进行经济封锁,推行三大特别法令:防谷令,限金律和禁布谕。
这个意见一提出,各人反应不一。像赵宁夏、金炳始、沈舜泽等极端保守派,早已恨日本入骨,求之不得。金允植、金弘集、鱼允中等,出于国家利益考虑,眼见日本的经济掠夺愈演愈烈,原则上也同意了。只有闵氏族人却顾虑这样做会导致与日本决裂,最终会影响闵氏的权力地位。
对此,袁世凯拍着胸脯保证,无论出了什么问题,一切后果完全由中国来应付。还允诺,皇帝已经下令,一旦发生什么后果,在场的诸大臣都可以去中国继续做官,荣华富贵可保无虞。
解除了后顾之忧,最终众人达成了一致。
第二天,袁世凯与众大臣直入昌德宫,面见高宗和闵妃,陈述了要适时下达这三道命令的请求。
袁世凯更是直言:中国此举无他意,只为排除日本而已。不管出什么问题中国会一力承担;事成之后,等朝鲜局势平稳,中国不但会从朝鲜撤军,而且将大院君带往中国,永不放回!并出示了写有相关内容的皇帝亲笔电文。
袁世凯开出的条件,正挠中了闵妃的痒处。
之前闵妃对日本和开化党有所倾向,但只是为了牵制中国而已,她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权位,对国家利益豪不在意。她仔细衡量,中方答应事后撤军以及带走大院君,正是自己梦寐以求的事情。此事不管怎样,风险都由中国来担保,并且皇帝亲笔许诺,想必不会变卦。
因此,闵妃很快就打定了主意,在她的唆使下,高宗最终同意了袁世凯以及众大臣的要求,并根据袁世凯的要求,写下了命令诏书,交付给金允植,但却没有填写日期。
也就是说,只要袁世凯一个指令,诏令就可随时下达。
袁世凯松了一口大气,虽然皇帝已经明示,闵妃等人不会有更好的选择,但毕竟此事关系重大,影响全局,眼见高宗就范,终于达成目标,他马上向国内打电话报告。
接到报告后,丁云桐大喜,此时刘步蟾的“葡萄牙舰队”已经抵达了雷州半岛南端的徐闻港,这个早已废弃的古代海上丝绸港口,现在已经成了中国海军的秘密港口,在中法战争中也曾发挥奇效,用来隐藏舰队是再好不过了。
同时,由沈寿堃指挥的主力舰队,也在威海卫等待命令。
陆军方面,也基本准备就绪了。
丁云桐把近卫军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准备先期入朝作战的,这部分又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第二师的苏元春旅,正在秘密横渡鸭绿江,两天后就能集结于义州郡,只需一声令下,便可乘火车南下,随行的还有数千名壮劳力。
第二个层次是金顺的第七师和刘锦棠的第九师,已经通过修建完毕的安奉铁路,被运送到了安东,随时可以入朝参战。
第三个层次是吴长庆的第四师和马玉昆的第六师,驻扎在奉天,将等待命令开赴安东。
第二部分是作为战略预备队,将视战局发展而决定行程。
这部分军队包括:
驻扎在山东的刘铭传的第三师;
驻扎在大沽口的宋庆的第五师;
驻扎在京郊的冯子材第一师以及聂士成的第八师。
丁云桐的战略计划是:海战初期规避决战,以骚扰周旋为主,陆战则采取“添油战术”,让兵力缓缓进入朝鲜半岛,在这过程中,一边杀伤日军有生力量,一边拖延时间,让日军的主力能够进入朝鲜半岛,随后再打出“葡萄牙舰队”这张底牌,与日本海军进行决战,一举打断日军海上补给线,彻底歼灭其陆军主力,奠定中日未来的历史。
现在,所有战争的前提都已经具备了。
盛宣怀领导的电讯部门,正在全力维护四通八达蛛网般密布的电括常规军队通信系统,总参谋部军法处的密探系统(简称军统),中央内务部的谍报系统(简称中统),三个系统三位一体,使丁云桐能随时准确掌握战场内外的一切情况。
而正在欧洲的唐绍仪,也发回电报,与犹太财团的谈判也取得重大进展,很快就会签署第一期借款合同,金额为500万英镑,折合白银1750万两。
这个借款合同金额并不是很大,但意义却是非同小可。它是一个政治宣言,代表着在未来的东亚战争当中,国际犹太金融集团将站在中国一边,也就断绝了日本的大部分经济外援。
不过丁云桐明白,犹太人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之所以会取得重大进展,是因为之前中国明确表达支持建立犹太武装力量,进一步取得了犹太人的信任。
事已至此,与日本的扯皮闹剧可以结束了。
这个时候,中日之间的会谈已经达到了**,双方已经基本定好了条约的框架,其条款对日本极为有利。
伊藤博文等人诡计得售,正洋洋得意,以为可以建立东亚新秩序了。浑然不知这勾心斗角的一切,只是一场超级盛宴前的一杯白开水而已,连开胃菜都算不上。
第一百二十五章 腰斩()
更新时间:2014…02…14
1883年8月27日,丁云桐正式向内务部下令,逮捕所有正受监控的日本间谍,彻底捣毁其在华的情报网,如有反抗,格杀勿论。
命令的末尾有两句醒目的话:
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走一个!
活的没有,死的也成!
随后的几天里,遍及全国的大逮捕开始了。
在间谍密集的上海,早已准备就绪的数百名内务部秘密警察,全部手持柯尔特左轮手枪,对所有的间谍机构同时发动了袭击。
在昆山路,秘密警察冲进了玄洋社建立的东洋学馆,要里面所有的人全部举手跪下。正有几个东洋浪人,夹杂在十几名真正的日本留学生当中,叫嚣着要冲出去。眼见于此,秘密警察立刻就是一顿乱枪,将这些人全部打死了;
在浦东,日资的广业洋行,被秘密警察破门而入,其负责人松田满雄被当场逮捕;
在河南路,相邻的日清贸易研究所,以及乐善堂上海分店,被同时查封,日本间谍商人岸田吟香以及陆军大尉根津一,当场被秘密警察击毙;
在汉口,乐善堂汉口分部遭到搜查,荒尾精在被逮捕前,挥刀自尽;
在天津,松昌洋行以及天津乐善堂分部也被查封,负责人泷川具和、川畑丈之助随即被抓;
北京的青木宣纯逃跑途中被杀;山东烟台的宗方小太郎反抗被击毙;湖南长沙的钟崎三郎被捕;杭州的藤岛武彦自杀;假扮和尚,躲在浙江普陀山法雨寺的高见武夫跳海自尽等等,大批间谍几乎在一天之内被扫荡一空,日本用十几年时间,辛苦建立的间谍网几乎是被连根拔起了。
内务部马上对活捉的间谍,进行了残酷的突审,在确信已经榨干了一切有用的资料后,全部装上火车,连夜送往北京。
27日晚,数十名秘密警察涌入了军机处行走何如璋的家中,并将万分错愕的楢原陈政五花大绑带走,从他床下搜出大量资料,以及抄录的何如璋日记。见此,何如璋面如土色,嘴唇颤抖,被内务部一同绑走了。
楢原陈政泪流满面:“义父,是我害了你,我对不住你!”
何如璋不理他,自己却是捶胸顿足:“我昏聩,不察奸人计谋,有负君王,有负国家啊!”
30日,北京香山双清别墅,日方代表团驻地,首席代表井上馨拿着国内发来的电报,正与伊藤博文商量。
在电文中,日本政府基本同意了目前双方达成的各个共识,但还是有了新的指令:根据间谍的报告,朝鲜北方的铁路进展迅速,竟然已经抵达了平壤,大大超过日方的估算。因此日本政府要求伊藤等人,在双方的谈判中再次附加条件,要求中国暂缓铁路的修建。
在随后的瀛台会谈中,日方果然提出了这个要求,这让早已不厌其烦的李鸿章,更是火冒三丈。在向皇帝的汇报中,他直言日本人“狡顽无耻,不足与之共语。”
丁云桐却是一脸的灿烂,他不生气,只觉得好玩,他首先慰劳了李鸿章几句,毕竟扯淡了这么久,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
然后,丁云桐很淡定的告诉李鸿章,不必再与日本人纠缠了,让他们直接滚蛋!之前的一切谈判一律作废!不过在此之前,要给他们看一场好戏,以示送别之意。
听到这话,李鸿章激动的热烈盈眶,他终于明白所谓的中日会谈,纯粹是皇帝在“逗你玩儿”。这些日子他可是憋了一肚子的火,现在总算是能发泄一下了。
8月31日,双方的会谈再次进行,但这一回会场气氛大为不同,中方代表个个表情暧昧,而李鸿章则是一脸的兴奋,甚至身子都微微颤抖。他直接干净利落的打断日方发言,说道:“由于日本代表一再提出蛮横无理的要求,可见日方毫无解决任何相关问题,改善两国关系的诚意。因此,本大臣正式宣布,谈判到此结束!同时中方严正要求日方立刻释放琉球国王,无条件归还窃占的琉球群岛。同时,中国将根据自己宗主国义务,对日本在朝鲜非法经济行为进行全面的清查!”
井上馨等人目瞪口呆,完全不明白事情竟会发生这样的转折,之前的融洽气氛,去哪儿了呀?慌乱之下,伊藤博文赶紧声称任何条款都可以重新探讨。
但李鸿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