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

第128章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第128章

小说: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300万日元,其余的将在暹罗军打到中国边境时再付清。日本的态度让暹罗政府非常的恼火,双方之前的约定可不是这样的,不过也没别的办法,此刻暹罗与日本面临共同的大敌,有什么怨恨也只能埋在心里了。

    初战告捷,让暹罗信心大增,原先对中国这个庞然大物的恐惧,一时尽去。在朱拉隆功的遥控指挥下,暹罗的第二波军队迅速向湄公河挺进,而第一波军队经过了两天的休息之后,于11月3日,开始向上寮挺进。

    暹罗的进攻让日本更加高兴,朝野上下欢呼雀跃,一片欢腾,有了南方的策应,日本更加有信心打败中国了,大本营也命令集结在汉城的日军立刻北上进攻。

    到了11月5日。日本第一军已经完成了登陆,集结到了汉城。虽然第一军名义上的指挥官,是有栖川宫炽仁亲王,但事实上的指挥者是第一师团的野津道贯以及第二师团的佐久间左马太。

    11月8日,第一军开始沿着平壤的正面方向黄海南道,向北进发,而第六师团则沿着江原道从侧面向平壤靠近,计划将于11月中旬抵达平壤近郊。

    而在平壤,近卫军也正在第一军司令刘锦棠的指挥下进行防御部署。第一军包括近卫军第七师和第九师24000人,还包括苏元春旅的残部3500人,以及吴兆有部2000多人,总兵力将近三万人。

    刘锦棠,字毅斋,湘军起家,此时刚满四十岁。他曾经作为主力平定了西北区域的同治回乱,还是收复新疆的实际指挥官。其战斗作风不畏强敌、敢打敢拼、勇猛顽强,同时又具有沉着机智、灵活机动、出奇制胜的指挥才能,被左宗棠称为“将才天下无双”。

    平壤是朝鲜北方的交通要道,是通往中国的必经之道。东面和南面是大同江,西面是大同江的支流普通江,中国建造的铁路从北面的牡丹峰脚下绕过来,直达平壤城下的。

    刘锦棠认为,平壤城高大坚固,两侧又有江水掩护,防御的难度并不大,最重要的地方应该是牡丹峰上的牡丹台。因为只要守住牡丹台,就能守住后面的铁路线,这样近卫军就能进退自如,补给充分。

    因此他将防御的核心放在了牡丹台,命令第七师师长金顺,以及旅长陈嘉率领7000近卫军,以及李祖渊的两个朝鲜营1000人,据守此地,并在牡丹台上构筑了大量的堡垒和炮台,并在山前埋设了大量的地雷。

    命令旅长方友升率领5000人,驻扎在大同江东岸的船桥里,并在大同江上修筑浮桥,畅通往来。

    吴兆有率领2500人,以及尹泰骏的两个朝鲜营1000人,防御平壤西南的山川洞一带,从后侧掩护平壤。

    而刘锦棠自己则率领完整的第九师,作为预备队驻扎平壤。他的如意算盘是利用山川险要和坚城壁垒,逐渐消耗日军的进攻锐气,选择适当时机再用第九师给敌人以致命一击。

    平壤会战即将爆发。

第一百四十七章 攻击与防御() 
1883年11月5日,撤退到班特朗的潘鼎新和赵怀业,接到了北京的电令,上面对万象的失守并没有大加斥责,而是轻描淡写的让潘,赵二人总结教训,整肃纪律,然后放弃中寮,撤到上寮的琅勃拉邦,听从左宝贵的指挥。

    二人原以为惩处难逃。,重的有可能命令军统就地正法,轻的至少也要戴罪立功,没想到却是这般结果,二人即是狐疑,又是庆幸。

    11月7日,昭帕耶。素里旺率军攻占了川圹,至此整个中寮几乎兵不血刃地攻下了,与此同时,亲王潘努朗吉西指挥的第二波部队,也进入了万象城,暹罗似乎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在曼谷,数以万计欢庆的百姓,涌进了曼谷最老和最大的寺院万佛寺,这座由拉玛一世建於1793年的巨大寺庙,因为有一座庞然的卧佛,所以又称卧佛寺。被胜利鼓舞的民众,焚香拜谢佛祖的保佑,能让暹罗男儿一往无前,一直杀到那蛮横无理的中国去,连正停留在印度观望的朱拉隆功,也不禁动起了回国的念头,因为根据密报,由于战事顺利,担任太子监国的尖竹汶亲王吉滴耶功,在朝野上下的威望急剧升高,这让朱拉隆功颇有些忧心。

    11月11日,两波暹罗大军一前一后,开始向上寮挺进,横亘在他们面前的,就是左宝贵驻守的琅勃拉邦,只要攻下这个要塞,暹罗军就能杀入丰沙里,收复被中国霸占的领土,洗刷所有的耻辱。

    他们不知道,决定了暹罗未来命运的“庐山计划”已经启动了。

    根据丁云桐的安排,近卫军第二师被一分为三,苏元春旅被调往朝鲜,少将马金叙指挥一个步兵团以及一个骑兵营,被放在云南景洪港,与叶祖珪指挥的内河舰队一起,成为后方突击力量,而中将左宝贵则指挥一个旅,包括一个重炮营,作为正面堵截部队,被放在了琅勃拉邦。

    计划能否成功,要看正面的左宝贵部能不能挡住暹罗的进攻。

    左宝贵是山东回族人,从小就父母双亡,出身极为贫苦,作战一向身先士卒,而且谋勇兼备,在军中威望极高。现在暹罗大军正在逼近,预计16号或17号会兵临城下,他自感责任重大,必须争分夺秒。

    首先是对巡防军进行整编,巡防军虽然还有八千来人,但缺少武器弹药,左宝贵尽全力搜罗,从后膛枪到前膛枪,甚至抬枪,火绳枪,鸟枪,大刀长矛,总之把能找到的所有武器全部用上,好不容易才把这些人重新武装起来,放到第一道防线,派了一批近卫军官督战,有谁敢逃跑就地正法。

    然后左宝贵亲自率领近卫旅,等在第二线,又把那个重炮营放到了第三线,将4门210mm重型榴弹炮,和32门78mm轻型野战炮一字排开,这样的火力足以傲视整个暹罗陆军。

    11月7日,在云南景洪澜沧江上,硕大的红龙旗冉冉升起,血红的战旗迎风招展,随着汽笛声鸣响,排成整齐队列的中国内河舰队也正式启航了。

    旗舰装甲炮舰龙威号一马当先,紧随其后的是万年青、湄云、安澜、镇海、超武等5艘炮舰,然后是永保、琛航、大雅等三艘运输舰,满载着士兵和物质,最后是济安、飞云、福星、振威、伏波、艺新等六艘炮舰,队伍浩浩荡荡的顺流而下。现在正是汛期,水量丰足,通航顺畅,从景洪港只需十天,到了11月中旬便能兵临万象城下了。

    1883年11月13日,日本第一军终于赶到了大同江以东地区。

    这一路行军,日本人倍感艰辛。朝鲜政府一再严令,要求各地的官府组织军民抗击日军,但那些地方官员早就收拾细软,溜之大吉,而军民也都一哄而散。但即便如此,也已经让日军吃尽了苦头,所到之处,十室九空,一切物质都要从国内运来,在地方上几乎得不到一点补给。

    另一方面,朝鲜到处都在传闻日军在汉城大肆屠戮,这让朝鲜百姓又惊又惧,日军还没到一地,朝鲜人早已跑得精光,只剩下一个个空荡荡的村庄,连拉几个人力伙夫都不行。即便好容易从山沟里找到一些朝鲜人,强征过来干活,这些人都会随时寻找机会逃掉。

    因此,日军在行进途中备尝给养缺乏之苦,吃的除了粗米饭外,一点副食都没有,往往连着几天,只能靠一匙的盐来下饭。

    11月14日,日军第六师团也已经抵达了大同江上游的麦田店。当晚全军宿营东岸,准备第二天渡江。

    就在当天深夜,被日军辎重队强行雇佣的一批朝鲜民夫,带着53匹驮马以及军粮偷偷溜了,直到天亮才被发现。辎重队大队长古志正纲少佐,自责引咎,直接剖腹自杀了。

    日军计划兵分三路,第一师团从正面进攻大同江东岸的船桥里,以牵制、吸引清军,便利其他部队对平壤东北和西南两个方向的夹击;

    第二师团从平壤南面的龙冈渡过大同江,从西南方向攻击平壤;

    第六师团从麦田店渡江,从东北方向进攻牡丹台,截断平壤的铁路线。

    到了11月15日,日军各部相继到位,三个师团除去那些非战斗人员,总兵力达到了五万多人,而防御的近卫军只有将近三万人,兵力上居于很大的劣势。但近卫军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各种物质应有尽有,粮食堆积如山,足以吃用半年。弹药极为充足,能够让近卫军维持强大的火力。同时还占据了地形优势,山环水抱,城墙高大坚固。

    当天晚上,日军开始进行动员,有栖川宫炽仁亲王对全军宣称:“万一战局困难,也绝不为敌人所生擒,宁可清白一死,以示日本男儿之气节,保全日本男儿之名誉!”

    根据计划,第一师团将首先进攻船桥里阵地,以吸引中国守军的注意力。

    镇守船桥里的,是近卫军第七师的方友升旅,方友升是湖南长沙人,咸丰末年参军,南征北战,经验极为丰富。

    此时,近卫军的战略战术已经有了极大的提升。不但一批高级指挥官留学过欧洲,而且丁云桐对整个近卫军的战法,从组建部队的最开始,就一再强调要以现代思维来看待战争,强调火力至上原则,其中有一条,就是要灵活使用火炮和机关炮。在战斗中,要适时得集中火力,最大限度以火力杀伤敌人,这能够极大地破坏对方的士气。

    方友升充分使用了这个原则,他把步兵的主力放在阵地的两端,依靠堡垒和地雷阵的掩护,用精良的克虏伯78mm野战炮和毛瑟枪来杀伤日军。而在阵地的中央,没有埋设地雷,但是却安排了一个杀手锏。

    现在,近卫军的装备已经得到了新的提升,最大的变化就是增加了大量的哈乞开司机关炮,平均每个连装备了一架。方友升将整个旅三十多架哈乞开司机关炮全部集中到阵地中央,在堡垒的掩护下,将形成一片恐怖的火力网。

    11月16日清晨,第一师团开始进攻大同江东岸的船桥里阵地,在数十门野炮和山炮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