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热血三国之召唤猛将 >

第277章

热血三国之召唤猛将-第277章

小说: 热血三国之召唤猛将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随着刘辩酒水下肚,众人也都纷纷举杯,恭贺刘辩战绩斐然,喜得贵女!

    宴席一直持续至深夜,刘辩也一直陪着众人喝酒。

    最终,蔡讽负责安排这些人的住处,刘辩则被滴酒未进的罗成送回官邸。

    ……

    十一天后。

    陈圆圆也诞下一位女儿,刘辩取名为琼,有两层意思。

    其一:琼瑶满匣,似玉的雪。

    其二: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是为美玉。

    虽然此时荆州早已无雪,但是此琼非彼琼,暗指刘琼长大成…人如陈圆圆一般冰清玉洁,无限美好。

    陈圆圆虽是系统奖励刘辩的,可刘辩起初对陈圆圆只是发泄工具,可在益州事件之后,一改曾经的想法,反倒对陈圆圆愈发爱惜。

    对于幼小的刘家二小姐,其名如人,如陈圆圆的美丽动人。

    可是,纵使陈圆圆心底高兴,却总说是刘辩的功劳,不敢贪功。

    自从陈圆圆得知刘辩喜欢女儿,她反倒不像穆桂英那般担惊受怕,结果生了一个女儿。

    老话都说,母凭子贵。

    可在如今天下人眼中,反倒认为母凭女贵,所有不被家族看好的女性,反因刘辩的喜好而改变。

    此时,随着刘辩先后斩杀董卓、逼退袁绍,百姓们反倒愈发拥护刘辩,甚至选择性的忘记当今皇帝陛下。

    如今加上刘辩喜欢女儿,万千女人大有翻身农奴把歌唱的架势,个别才女更为刘辩写下曲赋,进行传唱。

    同时,亦有负面事件相随,比如反对刘辩的看法,认为男人才是世间的绝对主宰!

    因此,个别极端的各地官员,为了反对刘辩的喜好,开始诛杀支持生女、爱护弃女的妇女。

    更有个别男子唯恐拉上全家被治罪,毫不犹豫的杀掉妻女。

    一时间,各地相继发生凶杀案,官员不仅不治罪,反倒支持这种行为。

    就算有个别势力强大的家族阻拦,官员或族内长老,均将罪责推给刘辩。

    刘辩不知,最初只是为了自己的女人高兴,谎称喜欢女儿,却不幸引来更多女性惨遭杀害。

    虽然对刘辩的声望有损,但是毕竟这样的事占少数。

    ……

    两日后。

    随着各地州郡的男女相继抵达襄阳,刘辩没有拒收,反倒慷慨接受,并命魏征、徐达等人着手记录在册,分配到各处军营。

    对于女子,则被编入秦良玉、穆桂英的军中。

    毕竟当初也有女子从军,皆被收在秦良玉麾下。

    而后,经过数日统计得出,加入军中的男子达到五万之多,女子更是多至八千人!

    (本章完)

第403章 卧龙凤雏,初次过招(3更)() 
    0403、卧龙凤雏,初次过招

    【释:服务故事,个别历史有改动,不必较真】

    由于唐婉和蔡二姐即将分娩,刘辩不便在外多待。

    于是,自入伍从军处转了一圈,便徒步走回官邸。

    没等刘辩走出三丈远,便被荀彧追了上来。

    原本,荀彧参加完庆祝宴席,便赶赴牧野。

    刚巧各地州郡有人前来从军,于是留下帮忙张良,毕竟不差那几日。

    张良、徐达等人清楚原因,便同意他留下帮忙整理。

    这不,随着入伍人员逐渐减少,荀彧决定拜别刘辩,赶赴牧野。

    虽然张良有本事,但是刘辩用惯了荀彧,忽然分开极为不适应,便对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再说,襄阳这么多人可以负责记录,也不差他荀彧一个。

    荀彧来到刘辩身边,拱手作揖道:“恭喜主公,贺喜主公啊!”

    “少来,此地没有旁人,就别跟孤来那套虚礼了。”刘辩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

    荀彧拱手,笑而不语。

    刘辩见荀彧不说话,故而问道:“有话就说,别像个娘们儿似的!”

    “主公,眼下前来襄阳报名从军,已然接近尾声,我也帮不上忙,择日赶赴牧野。”荀彧说道。

    荀彧话音说至一半,刘辩伸出手,示意往城内走。

    于是,荀彧与刘辩相差半步的距离,走向城中。

    “走吧,早就应该走,你办事儿孤放心!”刘辩无奈道。

    “主公言重了,均是荀彧分内之事。”荀彧拱手道。

    很快,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各怀心事的走向城内。

    不消一刻钟,随着两人入城,在卫士们的躬身行礼之下,城关之下反倒变得静悄悄。

    不过,个别情况也有例外。

    譬如此时,在不远处传来这样一段对话,立时引起刘辩和荀彧的注意。

    “若黄世伯在,必然会设下大阵,任他张绣是北地枪王,也会被困在阵中!”一位穿着灰白儒衫,面色清秀的少年,推崇阵法。

    “你所言只是假设,黄世伯当时并不在襄阳,难以消除宛城之乱!”一位身穿粗麻,一副小庄稼汉打扮,长相憨厚,体型偏胖的少年说道。

    “士元兄,以你之见,宛城张绣该如何破之?”这位左手放在身前,右手放在身后,穿着纯白粗麻,腰间配有短剑,一副小大人模样的少年说道。

    被腰间配有短剑,身穿纯白粗麻的少年称之为“士元”的人,正是襄阳人士庞统,少年庞士元。

    庞统是“水镜先生”司马徽的弟子,亦是“水镜八奇”之一。

    少年庞统,为人朴实,表面看上去并不聪明。

    庞统看向腰间佩剑的少年,拱手道:“仲谋贤弟,如果是我,当奇袭贼子张绣,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是的,身穿纯白粗麻,腰间佩剑之人,正是孙权,少年孙仲谋。

    然而,另一个身穿灰白儒衫,面色清秀的少年却疑惑道:“奇袭?如果城中有足够兵马,大可与张绣直面对战,又何须盼求南郡定彦平?”

    “孔明贤弟,非也非也!”庞统闻言,看向对方,笑道:“你可知,城中尚有数百关宁铁骑?如有良士,定能妥善用之,破除宛城张绣,自然不难。”

    是的,身穿灰白儒衫,面色清秀之人,正是诸葛亮,少年孔明。

    此前,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被袁术命为豫章太守,然而朝廷却派了朱皓取代诸葛玄的位置。

    于是,诸葛玄投奔荆州刘表,却在路途中生病,暂居南阳郡堵阳关附近的村落。

    说来也巧,病中的诸葛玄遇到四处为人治病的张仲景,于是两人结下友好关系。

    可是,即使诸葛玄的病情有所好转,仍旧不便前往襄阳寻找刘表,便一直住在村落。

    四处采药治病的张仲景,刚巧遇到率军北伐的刘辩,于是一直留在军中。

    此次,张仲景留在宛城为何老夫人治病,病好后想起远在堵阳关的老友,便前去寻找,结果意外得知诸葛玄死了不足十天,唯独留下两个侄子,诸葛亮和诸葛均。

    张仲景闻讯十分懊悔,因为那时他正随刘辩大军赶往宛城的路上,距离堵阳关不过五十里,若前往相救还来得及。

    诸葛兄弟早已知道荆州易主,也对刘辩十分崇拜,只因叔父诸葛玄病重,否则定会前往襄阳,效仿那毛遂,举荐自己。

    张仲景得知两个小娃娃志向,并且是故人之侄,便将两人带在身边,赶赴襄阳。

    至于诸葛亮为何会与庞统、孙权在一块,则是因为张仲景外出采药,将诸葛亮兄弟二人托付给老友黄承彦照料。

    这不,随着刘辩的威名远播,诸多州郡男女前来投军,士子、隐士也一并赶赴襄阳,盼望能够追随明主。

    于是,黄承彦就遇到了多年老友,被称为“水镜先生”的司马徽,带着徒弟庞统前来襄阳,以求见到大王刘辩。

    至于那孙权,自然是因为张昭的缘故。

    此前,孙尚香有说,孙权每次出去衣服都是脏的,正是被张昭带出去面见老友黄承彦,与诸葛亮自然也就熟悉。

    至于孙权为何会与张昭在一块,显然是文士出身的张昭欣赏孙权的才学,才会带在身边。

    “关宁铁骑?这个倒是不知,愿闻其详。”诸葛亮拱手作揖道。

    “当年,大王攻取益州,正是关宁铁骑的功劳!”庞统看向诸葛亮,“且不说那刘焉兵将如何,大王仅凭关宁铁骑为先锋,玄甲军为辅军,横扫益州!有此铁骑,何愁大业?

    大王更是英雄气概!当得大丈夫!!当属我辈楷模!!!”

    “咳咳咳……士元兄莫要转移对象,继续说那关宁铁骑。”孙权打断道。

    “如果关宁铁骑当真那般厉害,破除宵小张绣,自然不在话下!”转眼,诸葛亮又问:“可是,既然关宁铁骑这般厉害,为何据城死守,偏要等那定彦平?南郡距离襄阳甚是遥远,若张绣攻取襄阳,守城之将蔡瑁、张虎又该当如何?”

    孙权看向侃侃而谈,以及对刘辩充满崇敬态度的庞统,极为期待的想知道他怎么说。

    (本章完)

第404章 举荐水镜门人(1更)() 
    0404、举荐水镜门人

    “张绣不敢攻打襄阳。”

    就在这时,一个很是突兀的声音传入三人耳中。

    顷刻间,庞统、诸葛亮、孙权三人,扭头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只见两人迎面走来。

    一位身姿挺拔、面容英俊之人在前,另一位一身儒衫,留有三寸青须之人在后。

    “权儿见过大王。”孙权看见来人是刘辩和荀彧,当即躬身施礼。

    与此同时,一旁的诸葛亮和庞统,听到孙权的话,瞬间懵逼了!

    此人就是当今弘农王,刘辩?

    诸葛亮、庞统清楚,刘辩的年纪比他们大不了几岁,可真人却是另一番感觉。

    “二位还不快快行礼?”躬身作揖的孙权,不忘低声提示。

    顷刻间,诸葛亮、庞统双双屈膝下跪,拱手作揖道:“不知大王驾临,若有冲撞之处,还请恕罪。”

    此刻,两人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