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三国之召唤猛将-第2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要誓死保卫蜀汉,欲与曹魏抗争到底的赤胆忠心啊!
诸葛亮刚死,费袆告诉魏延准备撤军,魏延的回答更铁腕:“云何以一人之死而废天下事邪?”
刘备和关张马黄赵死后,诸葛亮的抗曹决心都未必有魏延坚定。
其三:
魏延此时并不具备造反的实力。
据《三国志·魏延传》记载,“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亮制而不许。”
子午谷一计,魏延只要精兵五千,诸葛亮都不肯给。
诸葛亮临死,曾说:“令延断后,姜维次之;或延不从命,军便自发”。
显然,诸葛亮已经做好放弃魏延的打算,如果手上兵马多,才会给诸葛亮、蜀国带来危机。
《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是举倾国之兵。
倾国之兵!
蜀汉全国兵力大概十三万,除去蜀汉各地的驻军、运输粮草的兵力、老弱病残和屯田的兵力,前线能够打仗的兵力统共大约在6—8万人左右。
魏延连一万人都没有,拿什么跟蜀汉的数万兵力抗衡?
所以,魏延此时根本没有实力与蜀汉抗衡。
其四:
作为一个久经沙场,智勇双全的蜀汉名将,魏延不可能蠢到都要造反了,还不事先统一手下将士的思想,搞好战前动员。
《三国志·魏延传》中说,魏延一路南奔,先到了南谷口,在那里据守。
杨仪手下的一个将领何平对魏延的人说,丞相刚死,尸骨未寒,您们怎么就敢这样呢?
魏延手下的将士就仅仅听了何平这一句话,觉得非常羞愧,一哄而散,就剩魏延和他的几个儿子瓜兮兮的在那儿站起。
如果说魏延要造反,又不事先统一好手下将士的思想,岂不是显得魏延很智障吗?所以魏延的本意并不是想造反。
其五:
魏延的行军路线不符合造反的逻辑,这也是证明魏延没有谋反的最有力的证据。
以魏延的军事才干,他不可能不知道就凭他手中那几根葱几头蒜,想要造反岂不是天方夜谭。
那他为什么要造反了还往南而不往北呢?
唯一的解释就是魏延不是谋反。
因为往南跑,魏延只会让自己腹背受敌,成为翁中之鳖,而往北跑,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魏延本来就在抗曹的最前线,北投魏无疑是最好的反叛选择,况且北魏一向厚待敌国有能力的降将,张绣就是最好的例子。
张绣杀了曹操最喜欢的长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而曹操在张绣投降以后,给了张绣比曹操当时所有将领都优厚的待遇,张绣是当时曹操手下唯一一个食邑满千户(总共两千户)的将领,其他所有将领,包括张辽、夏侯渊、荀彧等都只有几百户。
像魏延这种不可多得的猛将,投降曹魏,必定会得到十分优厚的待遇。
所以魏延即使是要谋反,也应该往北而不是往南。
陈寿都说,“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善,冀时以代亮”。
也就是说,魏延本意是要杀杨仪,和杨仪争夺诸葛亮的位置,这很明显就不能被定义为谋反!
言归正传——
刘辩听到魏延肯定的话音,当即上前搀扶,笑道:“孤听过你的名字,嗯,很好!今后就跟着孤吧!”
“谢主公!”魏延被刘辩扶起。
魏延曾在别处从军,只是个人信息上没有注明,唯恐刘辩不喜欢他这样的兵。
结果,令魏延非常意外,刘辩真的如百姓口中说的那样,爱民如子,礼贤下士。
正如眼下,刘辩曾经可是皇帝陛下,如今还是弘农王,掌管诺大的荆州、益州数百万军民。
此刻,竟会为他魏延这个小小的士卒,不惜自降身份。
魏延对此,心中十分感动。
不多时,另一位精兵也被卫士带了来。
很快,那位精兵进入帐中,屈膝下跪,拱手作揖道:“小的文聘,见过主公,见过军师!”
来人话音落下,竟向刘辩诚心叩首。
是的,韩世忠举荐之人,正是历史上刘表的大将文聘,曹魏名将!
刘表死后,刘琮降曹,文聘初不随见曹操,直至曹操召聘相见,问其何以迟,文聘表示自己不能保全土境,愧于见人。
曹操被这份忠臣臆下之情所感动,先呛然而誉之,仍旧让他守卫江夏,使其典北兵、镇荆江。
文聘也不负曹操所望,守御荆城之际,多次引兵阻遏关羽之师,攻其辎重,烧其战船,立下莫大之功,成为曹操倚为屏障的大将之一,威名远播。
“你就是文聘?嗯,韩世忠举荐之人,必定错不了!以后就与魏延留在孤的身边,哈哈哈……”刘辩大笑着,上前将其搀扶。
文聘刚被刘辩扶起,看了一眼身边的魏延,接着两人再次向刘辩屈膝跪拜。
(本章完)
第412章 关中之战,即将打响()
0412、关中之战,即将打响
次日,天未亮。
刘辩官邸,女眷住处乱作一团。
原因不外是秦良玉分娩。
可是,或许这个即将到来的小家伙不想出来,直到辰时,朝阳东升,这才呱呱坠地。
秦良玉诞下一位小公子,刘辩心底虽有欢喜,可面上却小有气愤。
众人发觉刘辩不高兴,也就跟着不敢露出欢喜之色。
可是,秦良玉却以为刘辩喜欢女儿,正想强忍着虚弱的身子向刘辩请罪。
这时,刘辩来到秦良玉床榻边,将她身子放平、躺好,并且解释心底的不愉快。
不多时,随着刘辩解释完,秦良玉心底想笑,可嘴上却认同刘辩的见解。
刘辩的三儿子,天未亮便折腾秦良玉,折腾官邸内所有人睡不安稳,结果这家伙太阳升起才出来。
刘辩的儿子,且不说将来马上安天下,也绝对不能慵懒过活!
也幸亏孩子尚小,如果长到十几岁,刘辩定然要打他屁股!
“既然大王不想他懒惰,不如取个勤奋、果敢一些的名字,方便督促他成长。”秦良玉面对被刘辩抓着手,深切的感受到那份关切。
这时,奶娘刚好抱着襁褓中的三公子,向刘辩行跪拜大礼。
旋即,奶娘起身将襁褓递到刘辩身边。
刘辩接过襁褓,只见这个不争气的东西竟然在睡觉!
心咋那么大!!
虎毒不食子。
即便此时不成器,可刘辩绝对作不出刘备的举动,怒摔阿斗。
“骏,马之良才也!处在金字塔顶尖,才能出众。”刘辩看着襁褓中的刘骏说道。
可是,秦良玉却满是不解道:“大王,骏乃马也,何以做的了名?”
刘辩闻言,目光转向秦良玉,“非也,良才方能警觉四周之敌。”
忽然间,秦良玉会意,随着瞳孔微张,颔首道“妾身谢大王赐名。”
刘辩闻言,嘴角微扬,亲了一下秦良玉手被,轻声道:“好生歇着,身子好些再为孤多生两个!”
“大王……”顷刻间,秦良玉羞红了脸。
这时,刘辩将襁褓中的刘骏递给奶娘,旋即为秦良玉再度盖被子,并凑上其耳边轻声道:“君无戏言。”
刘辩伴着话音落下,起身离去。
此刻秦良玉的面色更红,可看着离去的刘辩背影,心底却十分高兴。
刘辩与秦良玉之间,谈不上爱,最多最多算是喜欢,毕竟最初的目的是收编零陵郡豪族。
泉陵秦家是零陵郡四大豪族之首,只有刘辩拿下秦家,其他三家才更好收入囊中。
刘辩的第一支大军,便是秦家家主给的,其他三家也陆续赠送将士、装备、器械等等。
刘辩希望秦良玉多生两个,除了本意喜欢孩子以外,更想安抚远在零陵郡的秦家家主,毕竟那边由老岳丈做主,对内稳控其他豪族,对外还要谨防交州士燮。
……
三天后的夜里。
刘辩自魏征、张昭处归来,唐婉房内的下人尽数散去。
刘辩看了看襁褓中满脸笑意的刘昌、刘姝,当爹的嘴角也跟着上扬,且,伸出手逗了逗。
坐在对面的唐婉,看着面上布满喜悦的刘辩,心里十分踏实,也更加希望刘辩多陪陪他们。
然而,唐婉忽然想起一件事,“大王……”
几在同时,刘辩抬头看向唐婉,轻声道:“婉儿……”
旋即,两人非常有默契的相视一笑,继而刘辩伸出手,抓向唐婉的手,轻笑着说“婉儿先说。”
唐婉面对刘辩的举动,嘴角微扬,难掩心底的喜悦,继而说:“大王,良玉已然诞下骏公子,先前答应妾身纳昭姬为妾,还要与妲己再举办……”
不等唐婉说完,刘辩已然起身走向唐婉身边,将她拦腰抱住,下巴垫着她的肩膀,“好婉儿,孤知道你苦,可孤不会委屈你。”
“大王为何会这样说?莫不是妾身哪里做的不好?”唐婉侧过脸,看向近在尺寸之间的刘辩。
可不等刘辩,面对如此近的距离,唐婉反倒羞红了脸。
刘辩看着眼前的唐婉,很自然的凑了上去,蜻蜓点水一般亲了一下她的脸颊。
“婉儿没有哪里做的不好,反倒做的很好,好到孤以为婉儿心底会难过。”刘辩轻声道。
刘辩知道唐婉的好,可女儿家有几个甘愿与别人共侍一夫?
是,刘辩不是一般人,他是君王,未来会有很多很多女人。
可是,唐婉越是无私的为了刘辩着想,刘辩的心里反倒过意不去。
当然,唐婉是封建社会的人,在她眼里,自己的男人高兴,自己的职责也就做到了。
可刘辩不同,他是二十一世纪的人,只讲究一夫一妻制。
虽然来到古代可以拥有三妻四妾,甚至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但是面对那么一两个,不为争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