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 第10期 - 每期一星常晓东作为军人,我始终认为这群老爷们的决定对我无疑是有生以来最具挑衅性的侮辱。虚幻中我怒不可遏地冲上去,拳头直中那个最白净的老家伙厚肥的臭嘴,趁他满地找牙时再扭断其他几个随风摆的软脖颈;至于那几位女性,如果立刻诚心实意向我道歉我也总不能太过鸡肠小肚,就赏她们几个耳刮子算了。当然,想像只能是想像,我很清醒:这可是地球联合志愿军总指挥部的A级秘密会议室,面前这群对我指手画脚的人再削减九十九级军衔也能重得压死我。所以我听见自己的声音卑恭细弱得与内心正激愤汹涌的情绪极不相称,我说,我请求回前线,我不怕死。但没人再理我,他们又聚拢一桌,用指挥部专用的简码快速地交谈小声地争吵,我听不懂一个字的内容。他们无疑是我上司的上司的……上司。他们都衣服整洁,满脸营养过剩的红光,还挂着傲慢而愚蠢的微笑。男的肠肥脑满,女的苗条妩媚,不难想像他们如何在远离战火的后方一...
1993 第11期 - 科幻之窗比诺·普德茹尼 木辛 译招牌上的字迹稍微有些褪色——看来它已很久没被重漆。上面写的是:卡彭·古别尔特——公关事务所。两位先生跨进大门,步行登上二楼,然后,在卡彭的门前停住脚步。矮个子轻轻按了下门铃,门上立即显出了绿色的“请进!”字样。客人们毅然踏入了办公室。卡彭,中等身材,皮肤呈淡褐橄榄色,穿着朴素,没给来访者留下任何出奇的印象。卡彭在这一点上有他自己的原则:决不引人注目,也决不哗众取宠。如果来访者真的有求于他,就不会对他的外表过分吹毛求疵。“是卡彭先生吗?”“鄙人正是。”卡彭指了下坐椅,于是客人们落了座。“有位我们双方的熟人推荐了您,而我们对您在公关方面的成就也早有耳闻。所以决定来求助于您。”...
1993 第11期 - 93科幻文艺奖征文孔斌我在一间感情酒吧门前停了片刻。不知您还记不记得,古代那些自作聪明的人常把这样一句话挂在嘴边:“金钱能买到一切,但是买不到感情!”弹指一挥间,这句貌似真理的话,早已被当代科学的激光利剑化作了一缕过眼烟云。表情漠然的男男女女涌进感情酒吧那有着梦幻般光泽的玻璃门,往自动售货机里扔了钱,取出一杯玫瑰色的液体迫不及待地吞下去。他们的脸上立刻浮现出心满意足的微笑——那种微笑,只有当一个人沉浸在缱绻缠绵的爱情、情同手足的友谊和温馨倍至的天伦之乐的时候才会浮现。二十二世纪的人们不再需要从恋人、挚友或骨肉那里得到感情,只要往感情酒吧的自动售货机里塞几个硬币,一杯“感情可乐”就能使你得到无与伦比的享受。...
绿杨一、不沉的泰坦尼克号天使号太空船试航成功的消息曾轰动了整个世界。这艘飞船不仅在舒适豪华方面是第一流的,而且在多处关键结构上都采用了最新的科技成果,特别是它独特的安全设计尤为令人瞩目。这一点在去年连续两起宇航空难事故之后,自然显得更为重要。去年的空难除了断送两艘太空船外,更严重的是接踵而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航天工业和旅游、保险、货运等行当无不受到猛烈的冲击。股市狂跌又不免使若干跨国财团破产,世界经济顿时陷入萧条。人们寄希望于更先进的航天技术。它果然出现了。“天使号能向你提供最安全的星际旅行”,新闻媒介这样给世界经济注射了一针复苏剂。这样说是有确切根据的。当今空难的原因往往不再是飞船本身的机械故障了,去年两起事故都是由于遭到事前无法预料的“空中漫游者”的袭击所造成的。所谓漫游者指的并非外星人,而是一些不起眼的空间小石子。这些石粒实际上是空间的流星,飞船一旦被它撞...
1994 第9期 - 94科幻征文杨鹏这个世界,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爱情和金钱,常常也不可兼得。比如说我,一个默默无闻的发明家,一个自己发明的产品的推销员,在物质上,我是一个叮当响的穷光蛋;在爱情上,却富得流油:我有一个美丽动人并且狂热地爱我默默地在我身后支持我的妻子。她有中国古代美人的沉鱼落雁之貌,也有维纳斯优美绝伦的线条,更有惹起一场大战的海伦千古绝唱的风骚。我四处奔波、积劳成疾,就是为了这个两口之家。在我看来,有这么一个贤妻,我下辈子打光棍也心甘情愿。在这个物欲使真情流失成沙漠的社会里,我们的爱情实在是一株迷人且稀有的植物。在我辛劳汗水的滋养下,它一帆风顺地生长,这不能说不是个奇迹。可是,他妈的,被尼采一句话骂死的那个上帝却让我们忍饥受饿。实话对你说,我目前穷得只剩下爱情了。...
何宏伟无尽的宇宙扑面而来,满天恒星在这种跃迁式的相对运动下连接成了浑宏的亮带,再也看不出清晰的颗粒。“移越光速!”吴明的声音里浸透了紧张,“倒计时开始。”红色的数字亮起:六零、五九……我狠狠抓住身旁的迁速杆,等待着命运裁决的那一霎。现在我们已达到0.9C的准光速态,下一步,将是个质变的历程。如果成功,那将给科学界带来一场革命。当然,如果失败,我的小命也就立即“革”掉了。照传统的观点,世上没有任何东西能作超越光速的运动,而我的老师肯卡教授却是传统的挑战者,他坚持认为有超光速的快子世界存在。不幸的是,他没能扳过传统——在三年前的银河系学术大会上,他被众多攻击者撕破了脸皮,而后便当场跳下大楼,摔破了一向令他自豪的脑袋瓜子。我和吴明算是肯卡教授的死党了(在他死后还在硬撑呢),忠心耿耿却没得好报。生活穷愁潦倒不说,还欠了一屁股债务来建造这艘跃迁飞船——从这点考虑,不成功便成仁,...
作者:箫狸第一章、我叫吴佳乐我出生在一个偏远的村子,因为偏远所以这里保存着最美好的纯真,而我的故事就在这里发生。我出生的时候刚好在过年的前一天夜晚,也就是说除夕的前一夜十一点的时候,那天下着大雪,每当回想,我爸都说那是他活了几十年见过最大的一场雪,而我的出生也是一个不好的预兆。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采办年货,根据我老家的说法,我就是小鬼要采办的年货。五奶奶是传说中的半仙,家里供着家仙,那时候我不知道什么是家仙,只知道她在我们那一块名气也挺大的,基本上家家户户有什么事情,都会找她。我呢!奶奶因为我的八字阴,容易招惹不干净的东西上身,在新的一年里,就要把我丢到田里自生自灭,我爸妈心疼我,因为这件事情,我爸差点跟我奶奶断绝了关系,后来还是我五奶奶出面,收养了我。...
《血色商王钺》作者:之君第一章:血现青铜钺滨山市博物馆。这是一座明清建筑风格的院落,据説原来是座阎王殿。高高的门庭后面有东西两排厢房。正对门庭的是大殿。据説大殿里以前就供奉着阎王爷的神像,现在改成了文物展厅。滨山市是座新兴的城市,历史不长,周围也没有什么古文化遗址,所以博物馆里的文物也不多,因此光顾这里的人很少。院子里除了几棵长得奇形怪状张牙舞爪的老槐树以外,其它什么也没有。平时院子里就冷冷清清,再加上已是秋季,地上散落着一些发黄的树叶,给人一种萧瑟阴森的感觉。早上八点半左右,一个三十多岁的女工作人员,懒洋洋地象往常一样打开大殿门锁,开始漫不经心地打扫里面的卫生。展厅里,围着四周墙壁摆放着十几个木架结构的玻璃展柜。女工作人员手里拿着抹布,逆时针方向开始擦拭这些展柜。...
星新一 赵嘉树 译某一天。一个手提小皮包的青年,访问了著名画家M先生。“在家吗?只打扰您一会儿。我到您这儿来,只是为了要把重要而有益的话向您说一下。”见列这个青年礼节得当,M先生便抢先地说:“难得你来,我已加入人寿保险,汽车也有了,而且刚刚买了百科辞典。”“不,不是这类事情。我是来为您解除烦恼的。”“我并没有什么烦恼。身体健康,作品受到好评,收入充足,钱也够用。”“这些,我很清楚。是别的事,关于您的脑袋的问题。”“不要说这种没礼貌的话吧!我的脑袋是正常的。跟大学教授比,也许智能指数稍有不及。可是,这跟艺术无关。”“这,我也很清楚。不是脑袋里面的事,是存在于您所戴的无檐帽和脑袋之间的事。”听了这些话,M先生皱起眉头。线条细密的工笔是他的绘画的特征,不过他的头发却相反,是稀疏的。这是由于他平素总是将自己头发稀疏这件事挂在心上的缘故。...
关于弗雷德里克·波尔和他的《回家》 《回家》实际讲述了一个两种文明接触和冲突的故事。50多年前,地球上发生了一场核大战。海克利人在一艘废弃的地球人飞船上发现了两名奄奄一息的宇航员。其中的一位女宇航员怀着行将分娩的胎儿。海克利人救活了胎儿,并将他抚养成人。他就是桑迪,取了地球人的名字“约翰·威廉·华盛顿”。为了把他培养成一个地球人,海克利人甚至不惜改变他们其中的一些儿童的生活习惯,做桑迪的伙伴。并给予地球文明的教育。他们希望有朝一日,把桑迪送回地球,并通过他能让地球人分享海克利人的文明。 现在,海克利人正把桑迪送上“回家”之路——桑迪将回到地球上去,回到他的同胞地球人中间去。他肩负着海克利人给他的使命,试探一下地球人对外星文明的反应,然后再决定是否跟地球人直接接触。...
第三章 多瑙河书恋久不衰。成名后的梁功辰深居简出独善其身,同其他作家老死不相往来;回避媒体;谢绝任何导演将其作品搬上银幕荧屏,他还说将文学作品改编影视的实质是将自己的孩子交给一群狼噬咬,再将噬咬后残缺不全血淋淋的孩子拿给观众欣赏。他人同梁功辰交往只有“自古华山一条路”:读他的作品。梁功辰在27岁那年成家,妻子叫朱婉嘉。梁功辰28岁得一女儿,芳名梁新,今年10岁。梁功辰的家位于城市北郊一座豪华住宅小区,号称连体别墅的建筑由三户复式结构住房组成,每户三层。梁功辰家位于连体别墅的最东侧。梁功辰一年365 天天天在家,家对于他来说,既是家又是工作场所。一般来说,工作场所和家的距离同人的成就成反比关系,距离越大,成就越小。天才的...
2000 第4期 - 可耻的“克隆”——新擦亮眼睛,切莫上当!——揭两种盗版、“克隆”《科幻世界》的杂志由河北省群众艺术馆主办的《大众文艺》,违背国家新闻出版署的有关规定,原刊名突然缩小得几乎看不见,变成“大众文艺少年科学文艺版”,而最引人注目的刊中变成了《科幻时代》,编辑部也由石家庄搬到北京,成为“科幻时代编辑组”,这种明目张胆的违规并改头换面的目的是什么呢?这本《科幻时代》完全仿冒了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科幻世界》,从刊名字型、目录页版式、彩页编排都照搬《科幻世界》,多幅插图直接取自《科幻世界》的封面和插图。主要栏目设置也一一“克隆”《科幻世界》。主要栏目如下:(左为《科幻世界》栏目,右为《科幻时代》栏目)“每期一星”——“每月一星”;...
《天渊》作者:[美] 弗诺·文奇 数字化时代的预言人、太空歌剧的拯救者弗诺·文奇 姚海军 2003年,越来越多的外国科幻作家进入中国。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弗诺。文奇。 弗诺·文奇在中国“一夜成名”,《科幻世界》在连载期间却成 了众矢之的。对结局急不可待的读者通过BBS, E-rail、电话、信件等各种方式对编辑部进行“密集轰炸”,表达共同的不满:这部惊心动魄的杰作应该一次性刊完,而不应该让读者饱受连载的期待之苦。创刊二十余年的《科幻世界》推介了数不清的外国科幻作家,既有老牌大师,亦有当代新秀,引发如此热潮的却似乎只有文奇一人。 对弗诺·文奇来说,2003年是特别的一年。他在这一年辞去了加利福尼亚大学数学教授的工作,开始以专业作家的身份进行科幻创作。在此之前,人们在赞誉他在科幻创作上取得的成就时总会说:“文奇首先是个科学家,然后才是科幻作家。”现在,这种说法应该改变了。科...
《真名实姓》 作者:[美] 弗诺·文奇第一章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魔法时代,任何一位谨慎的巫师都把自己的真名实姓看作最值得珍视的密藏,同时也是对自己生命的最大威胁。因为——故事里都这么说——一旦巫师的对头掌握他的真名实姓,随便用哪种人人皆知的普通魔法都能杀死他,或是使他成为自己的奴隶,无论这位巫师的魔力多么高强,而他的对头又是多么虚弱、笨拙。 世易时移,我们人类成长了,进入理智时代,随之而来的是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魔法时代的陈腐观念被抛弃了。 可是现在,时代的轮子好像转了一整圈,我们的观念又转回魔法时代(这个时代究竟是不是真的存在,这个姑且不论)——我们又重新担心起自己的真名实姓来。 滑溜先生觉察到一丝迹象,他本人的真名实姓被人发现了,而且,发现者不是别人,正是那个死对头。...
第一章 艾尔亨朗的游行庆典 存汉恩星档案馆。格辛星01—01101—934—2号无线电报文件文字本,由前往位于汉恩星系93号轨道的格辛/冬季星的第一位特使金利·艾,于艾克曼日历公元1490年9月7日报告给奥洛尔星斯特拜尔人。 我用讲故事的方式述说我的经历,因为我小时候在家乡就耳濡目染,认识到“真实”不过是想像。最可靠的事实也可能因其叙述方式而异或漏洞百出,或无懈可击,正如大海里的珍珠,戴在这个女人的身上光彩夺目,而戴在另一个女人的身上却黯然失色,终究化为尘埃。事实并不比珍珠坚固、致密、圆润和真实。然而,两者都敏感易变。 这个故事不全是我自己的经历,也不是由我独自讲述的。其实我也说不准究竟是谁的故事,读者自有慧眼识别。不过,这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倘若事实因不同的叙述人而异,那么读者可选择符合自己心意的事实;然而其中绝无假象,这毕竟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绿杨“教授,客人等了两个钟头了。”梅丽怯生生地探身进来,等着鲁文基发火——他最恼工作时有人打岔。这回老头子倒没跳起来:“你也真会催,是我欠他们钱了?还是欠你的?”“不欠钱。华尔顿夫人和律师巴巴地从地球赶来这空间站,是要和你谈件要事。”“他们要谈,你就说‘教授闲着哪’? ”“不是。”梅丽笑了,他看准老头儿今天火气不大,“我说老教授正忙着哪,不过他心地最好,乐于助人,就是再忙也……”“算了算了,我不吃你这一套。他们远道赶来想必也是急事,而且又是上年纪的人,好罢。”华尔顿夫人年已花甲,仪容端庄,举止高雅。他的律师大腹便便,衣着讲究,仪表威严。夫人向教授微徽欠身:“我的儿子罗塞·华尔顿遇上麻烦了。你知道雅典娜号空间实验站吗?站里有六名科学家在从事对动物智能外科手术研究,站长鲍曼博士领导着研究工作。还有两个机器人,长脚是副站长,负责实验站的行政管理工作,王子是个厨师。我儿子罗...
《远望》 作者:[加] 罗伯特·索耶加拿大科幻的象征——罗伯特·索耶 罗伯特·J·索耶,一个科幻界举足轻重的名字,被誉为“加拿大科幻界的教长”。他不仅获得过世界两大科幻奖“雨果奖”和“星云奖”,还是历史上惟一一位将美国、日本、法国和西班牙四国的科幻最高奖项揽入囊中的作家。 索耶于1960年4月29日出生于加拿大首都渥太华。他的母亲智力超群,17岁便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进入芝加哥大学攻读经济学研究生,并在那里与同样是经济学研究生的索耶的父亲结婚,不久后,两人迁往加拿大定居。夫妻两人共育有三子,索耶排行第二。 索耶从小便梦想成为科学家,尤其是专门研究恐龙的古生物学家,但同时他也希望自己能成为专业的科幻作家。在高中快毕业的时候,他突然发现:世界上靠研究恐龙为生的人恐怕只有几十个,而靠写科幻为生的作家却不下数百名,相比之下,还是当科幻作家比较实际。于是,他便向成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