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独孤红第一章 雨夜来豪客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敛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润。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是一阙词儿,是宋朝大词人柳永的雨霖铃。这也是一缕清音,清音来自一座骤雨方歇,那上弦钩月昏暗冷辉洒照下的不知名的深山里。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里的季节,本来就比平地要晚一个时候,尤其是雨后。如今,这座不知名的深山里,正是明月照松间,清泉石上流,空气清新,微寒、寂静。那一缕清音,就发起于此山的最深处,那云封雾锁,一片迷蒙的半山上。半山上,偶而强劲山风吹过,云雾微开,灯光乍闪,偶露几角丹檐翠瓦,高喙狼牙。倘若透过云雾看,便可发现,那半山腰间,倚着峭壁,面临断崖,傍着丛...
作者:黄鹰第一章 七绝剑月明深夜中庭。楚碧桐仍然独坐在大堂对门那面照壁之前。在他的身旁,有一张紫檀矮几,在几上,放着一壶酒。壶已空,杯中仍有酒,握在楚碧桐的右掌内。这杯酒,斟下已很久,才喝去少许,楚碧桐在斟下这杯酒的时候,已一些喝酒的意思都没有。现在他甚至已经忘记这杯酒的存在,目光并没有落在这杯酒之上。也没有落在什么地方,他的眼睛虽然睁大,其实什么也没有看见,也非独目光,血气彷佛都已凝结。现在,他正陷入沉思之中。夜风从门外吹进,风中带着杏花的清香,也带来远处零落而低沉的更鼓。已经是三更。方敲起三更,楚碧桐呆滞的目光,就变得灵活起来,他彷佛已冰封的面容亦有了变化,冷冷地突然一笑,开口道:“已经三更了。”...
作者:隆美尔声明:第一回:空锦盒疑团顿起,犟女子怒火油生(一)“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一位红衣少女,乘着一匹白马,嘴里吟着唐人崔颢脍炙人口的诗篇——《黄鹤楼》。当她吟到“晴川历历汉阳树”这一句时,身旁一位同样乘着白马的绿衣少女马上接道:“芳草萋萋鹦鹉洲。姐姐呀,这首诗今天你已念了几十遍啦!”红衣少女莞尔一笑,道:“是吗?不过这首诗的确写得很好,读上一百遍一千遍也不觉得厌。”“姐姐的愿望很快就能达成了。咱们去青旗镇的路上会经过黄鹤楼,到时咱们就登上楼去,将万里长江的风景尽收眼底!”“是啊!”红衣少女似乎已在陶醉中黄鹤楼的美景中去。“对了,姐姐。义父有没有告诉你,我们这趟镖到底押的是什么东西?”...
作者:李笑天第一卷 忆昔朝今 楔子“莹儿,快点!”一个男孩拉着一个女孩的手,奋力地在乱糟糟的大街上跑着。看着街上的慌乱景象,看着人群慌乱叱叫以及每个人脸上的惊慌之色,一定是发生了什么惊心动魄威胁人生命的大事。“乱贼来了,快跑啊!”随着远处铁蹄声传来,人们更加惶急惊乱。终于,男孩与女孩的手松开了,并且他们分别被挤入了两边的人流中。“莹儿……”“大哥……”大街上,已无人迹。只留下被人群冲撞及铁骑践踏后的脏乱景象。突然,在大街的尽头,出现了一个孤单瘦小的身影。那身影如此的形单影只,虽然没有风,但那身影却摇摆不定。看那颤抖的样子,定是经历了不寻常的事。再看其正面,那憔悴的脸庞,那无助的眼神,那凌乱的衣衫,那发际……...
作者:忆文第 一 章 黄绒小轿斜阳西下,彩霞似火,映得卧牛山抚琴岭下的一片广大枫林,也恰似一片熊熊烈火。这片广大无际绵延数里的枫林,正是卧牛山远近闻名的赤枫壑。赤枫壑中古枫数千,秋霜尽赤。每当夕阳斜下,更是艳如火海,格外地显得绮丽、壮观、醒目。赤枫壑不但为武林黑白两道的英侠雄豪所常道,就是方圆百里的百姓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这个风景如画的所在,早已被人们说成了恐怖骇人、离奇神秘,令人望而生畏、临而却步的地方。据传说,多少年来没人敢跨进赤枫壑一步,甚至没有人敢进入,卧牛山深处打猎,也没人敢冒险进入一试,如果有,也必是不平凡的人物。不错,现在正有一批不平凡的人物,踏着将临的暮色,沿着崎岖的荒径,极谨慎地向着赤枫壑接近。...
作者:余涛第一回:鸟来鸟去山色里 人歌人哭水声中 白衣卷袖臂如玉,隔帘尤见女儿香。婀娜缠绵依稀笑,醉煞多少痴情郎。那女子轻舒玉臂,缓动腰肢,在珠帘一侧和乐而舞,翩然生姿。看得这一边的男人眼都直了,喝彩声此起彼伏。只有一个年轻男子除外,那男子眉毛甚浓,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他连喝了几口酒,一面向四周看去,忽然有人说道:“兄台,请问这里有人吗?”他回头一看,见是个年轻俊美的公子,便说:“没人,请便。”那公子生得太过俊美,立刻招来那跳舞女子隔帘而来的目光。那女子停下跳舞,轻声唱道:“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俊美公子轻声说道:“白谷今天第一天做生意,生意兴隆,恭喜发财。兄台,如何称呼?”男子抬头看着他,看得他不好意思,问:“兄台,有何不妥之处?”...
作者:萧逸楔子金钟三响,大厅内鸦雀无声。一十六名红衣少年,自两侧雁翅似地排了开来,独独空出了那描金砌玉的福寿长案来。海碗粗细的一对红烛,映衬着一幅“麻姑上寿图”和金光闪烁的一个大“寿”字,水磨的红石柱上,悬有丈许长的一副大寿联,写的是:“身似西方无量佛,寿如南岳老人星。”九头金狮车飞亮,一生笑傲江湖,驰马中原,掌中一口雷音剑,真可说是抖足了威风,为他们“红衣狮门”开下了五十年太平江山。如今,这位不可一世的老侠客,八十开外,垂垂老矣!偶尔追忆此老的桩桩往事,会令你不寒而栗。只是在他八十大寿的今天,耳濡目染的,却是一团喜气,谁也不会再去追忆那些已经褪了色的血腥往事了!早在半月前,已有为数可观的武林朋友,不远千里来到这巫山脚下的“海天别墅”,给老爷子拜寿。...
作者:凝小奈【】第一章 无妄之灾(1)“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时明朝末年,闯王李自成一月在长安称帝,以李继迁为太祖,建国号“大顺”。三月十九日攻破京都,崇祯帝自缢于煤山之中,李自成予以“礼葬”。入城后初时军纪良好,甚得民心,但从二十七日起,大顺军开始拷掠明官,四处抄家,规定助饷额为“中堂十万,部院京堂锦衣七万或五万三万,道科吏部五万三万,翰林三万二万一万,部属而下则各以千计”,原明将领吴三桂不堪苛政,又因爱妾陈圆圆被劫,“冲冠一怒为红颜”,决意投靠满洲国,开放山海关。清军长驱直入,攻战不休。大明王朝势成强弩之末,危垂欲倒。江湖动荡不安,战乱纷扰,百姓苦不堪言,...
作者:吕夜楠第一章:龙花刀 天边的红霞照映在大地上,所有的一切都被染上了这血红的外装,就连远处的山也被披上了令人战栗的红色。谁都在内心上惧怕这种感觉,令人浑身发颤的感觉,给人一种刚刚血战后的感觉,谁不愿意过上一声平静的生活?每一条路似乎都被血染红了,渗透进整个大地,包括所有人的心灵。每个人的脸上,都有及其厌恶的表情,如果尝试与他们搭讪,劝你别这么做。所以,现在是极其安静。这个一个炎热的季节,也是一个炎热的天,每个人的额头都有些许的汗珠,就连那些不知有多大年纪的人,也不愿与商贩讲价钱了,所以,绝大部分的商贩都趁此机会把价钱抬高了许多。如果从空中俯视,这里是由许多胡同纵横交错的地方,外来人稍不留意,就有可能会在此迷路。此时,在繁华地段的一条路上,有一家酒楼张灯结彩,使周围的一切都变得喜庆起来,把那些不安的感觉一扫而空。刹那间,鞭炮的声响引来的众人围观,都赶来图个热闹...
作者:曹若冰正 文 楔 子“任何人能挖取‘神眼’房天义一对目珠者,以奇剑‘青萍’作酬,为示信于天下,‘青萍宝剑’每夜悬在本庙神殿中,任意观看,但妄起贪心者,杀无赦!房天义,年五十二岁,方头大耳,身长六尺,目露异采,常年一袭青袍,唇蓄八字须,腰间短剑二尺三寸,极易辨认……”这是张耸人听闻的赏格,突然出现在离洞庭湖八百里,安陆镇外一座破败的“玄真庙”破门上。消息如风一般传播开去,震惊了大江南北武林,纷纷赶至查探真象。因为这赏格上的一人一物,太令人骇讶了。“神眼”房天义,十年以来,名动天下,天生的一双“神眼”,无论人的表情,事物真伪,凡经过其目光者,无可遁形。因为他有这种超异常人的目力,因此声名大噪后,一言九鼎,褒贬之间,对任何人的地位或事物的价值,可以升落千丈。...
作者:金庸金庸作品集“三联版”序我在小学时就爱读课外书。低年级时看《儿童画报》、《小朋友》、《小学生》,后来看内容丰富的“小朋友文库”,再看新文艺作品了。到现在,我还是喜爱古典文学作品多于近代或当代的新文学。那是个性使然。有很多朋友,就只喜欢新文学,不爱古典文学。现代知识当然必须从当代的书报中去寻求。小学时代我得益最多、记忆最深的,是我爸爸和哥哥所购置的邹韬奋先生所撰的《萍踪寄语》、《萍踪忆语》等世界各地旅行记,以及他所主编的《生活周报》(新的和旧的)。在童年时代,我已深受邹先生和生活书店之惠。生活书店是三联书店的主要组成部分,十多年前,香港三联书店就和我签了合同,准备由三联书店独家出版中国大陆地区的简体字本,我不但感到欣慰,回忆昔日,心中充满了温馨之意。...
作者:古龙暗 流谢金印徐徐将剑子自那名中年美妇的小腹抽将出来,剑尖淌下滴滴鲜血,他端详了尸身一下,冷冷自语道:“敢情连杀人都厌倦了?方才面对这风姿绰约的妇人,我几乎下不了手……”他抖剑一弹,“呛”地一声脆响亮起,一绺黄色的剑穗迎着自舱门吹进的夜风微微飘动。一灯如豆,依稀可见谢金印面部的轮廓,他年纪约莫在四旬左右,惨白的脸色却也无法掩去眼角经无情韶华所留下的鱼纹。他举步在船舱中绕行一匝,足步过处,血渍斑斑,昏黄色的灯光照着十数具死状各异的尸体,构成了一幅恐怖凄惨的图画。“司马道元一门十八口的人命都在这里了,嘿嘿,解决这些人倒是颇费了一番手脚呢。”他边哼边行,顷刻已自东角落走到了西边近门处,蓦然之间,感到背后一阵劲风压体,谢金印像闪电一般地回过身子,单剑横在胸前。...
作者:戊戟第一回流云、西风,冷月,荒野、峻岭、高山。在这荒凉无人烟的白云深处,一间孤零零的茅屋坐落在山崖之下,一个年仅十三、四岁的孩子,独自一人坐在茅屋前一棵树下。他望着远处的群峰、流云,神色茫然不知所措,面上带着泪痕。茅屋内的一张竹床,却摆放着一具老人的尸体,下体尽是血迹,显然是刚刚逝世不久。小孩想到火葬了自己爷爷后,不知今后何去何从。唯一的一个亲人又已去世,他身边再没有任何亲人了。蓦然间,他听到身后一阵草木的响动,一个浑身是血的白发老人出现在月光下,步履艰难,摇摇晃晃,朝自己走来。小孩大吃一惊,他几疑是自己的爷爷复活了,从屋子里走了出来,惊恐害怕地问:“你,你……”这位白发老人双目如冷电,警惕地打量着小孩,也环视四周一眼,略略放下心来,目光收敛,嘶哑地对小孩说:“快,快,快把我藏起来,后,后,后面有人追,追,追,……”老人话没说完,一个踉跄,翻跌在地上,显然...
作者:云中岳第 一 章 牧场杀人地三月天,江南已是暮春时节。陕西布政司的中北部,却是解冻后的一段讨厌时日,天气阴晴不定,冷气袭人,皮袄仍然无法脱下,正是乍暖倏寒的季节。邠州至泾州的官道上,行人稀少,宽阔的官道上空荡荡地鬼影俱无。这条通向西域的古道,经过多次兵燹之后,已经逐渐荒凉。巩昌府的渭河河谷已经打通,巩昌道取代了这条古道的地位,南西商旅,不再利用这条古道,于是这条路上的城镇便日渐凋零萎缩。目前走这一条路的人,大多是往来平凉府的商贩。黑水河口的停口镇,位于邠州西面四十里,是往来邠州与宜禄镇的中途站,只有四五十户人家,显得冷冷清清。镇中心的街右首,有一家只挂着酒幌子而没有招牌的小酒店,是本镇唯一的食物供应处。近午时分,艳阳高照,风和日丽,黄泥路面有点泥泞,人行走其中,一不小心便得摔跤。...
作者:曹若冰第 一 章 因果相报天,很黑,几乎伸手不见五指。路,很远,偏偏又逢凄风苦雨。一个无色无形,无声无息,而又无影无踪的幽灵,正在没命似的朝西方飞驰,狂奔。飞呀飞,飞越了不知多少关山险阻;奔呀奔,奔过了不知多少河川道路。终于,来到了天之涯,地之角,被一道河流所阻。河床甚宽,水色中分为二,一边黑,一边白,并行不淆,是为‘阴阳河’。一过黑水,便属地府冥界矣。阴阳河上有一座拱形长桥,即‘奈何桥’,桥色亦分黑白,分隔阴阳二界。幽灵无有选择,急匆匆的登上了奈何桥。这真是千古怪事,天下奇闻,幽灵一通过阳界,甫踏上黑桥,马上蜕化出一个人(鬼)形来,原来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小男孩。这时候,小男孩才发现,奈何桥上鬼影幢幢,早巳挤满了男女老幼各式各样的鬼。...
作者:古龙第一章 夜袭,还是夜探? 五月初一。 夜,无月的夜。 云急速的飞奔,天空偶而会泄露出稀稀落落的星光。 这样的夜,谁都知道随时会有骤雨降下,这样的夜,有谁还会留在屋外而不在家中与亲友小饮小聚? 有的,在这样的夜里,有一个人,不但是不在屋子里,而且还是伏在屋檐上。 这个人,一身黑色的紧身衣,头上包着黑布,鼻子以下梆着黑布,只露出鼻孔和一双像猫一样灵活的眼睛。 这只眼睛正在窥视,窥视着一个人,一个在房里出神的人。 这个出神的人,双眼虽然是看着窗外,而且方向正是那黑衣人伏着的方向,但却什麽也没有觉察到。 因为他在沉思,因为他整个人都沉浸在震撼之中。 令他震撼不已的事,就发生在今天晚上,三个时辰以前,那突如其来的变化,是他做梦...
作者:古龙第一章 亿万富豪之死一四月十五日。晴。这一天开始的时候也和平常一样,孙济城起床时,由昔日在大内负责皇上衣履袍带的宫娥柳金娘统领的一组十六个丫鬟,已经为他准备好他当天要穿的衣裳。在他的卧房外那间精雅华美的厅房里喝过一碗来自福建武夷的乌龙茶之后,孙济城就坐上他的专用马车,开始巡视他在济南城里的七十九家商号。他并不见得是生活有规律的人,经常和他的清客们做长夜之饮,但却从未耽误过他这每天一次的例行巡查,甚至连行走的路线都从未改变过。创业不易,守成更难,无论谁要做到这一点都必须付出相当代价。孙济城明白这一点。他爱惜自己的事业和财富就好像一个绝色美人爱惜自己的容貌一样。他经常告诉他的朋友:“财富虽然并不一定能使人快乐,但至少总比贫穷好得多。”...
作者:云中岳一 出了西关楼,四辆镖车开始增加速度,镖旗在阳光下飘扬。后面,巍峨的许州城隐没在滚滚黄尘内。这是开封中州镖局的长程镖车,每辆车由两匹健骡拉挽,车后另带一匹备换的健骡。车上一位掌鞭,一位护镖师父。车队前,少局主张中明带了两位镖师在前面探道。车队后,有三位镖师负责策应。最后面两里左右,镖局主的千金张淑宜姑娘,与一位镖师一位侍女,不时向后面全神监视来路的动静,神色中有明显的不安。昨晚在许州落店,他们便发现危机已近,以前在远处跟踪的人,已开始接近盯梢监视,所以要把注意力放在后面。别小看这位张淑宜姑娘,十七岁的大姑娘不但美得像朵花,她的武功造诣,就不是她两位兄长所能企及的。她手中刀的份量,比乃父无影刀张世杰只强不弱,青出于胜于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