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 第5期 - 银河奖征文胡华布鲁尔这颗绕α恒星旋转的星球竟是那么与地球相似:α恒星正如银河系那颗日益衰亡的太阳以前的当量,布鲁尔星球也正好处在繁衍生命所需的位置。地球人的“方舟1”特混星际舰队在茫茫太空中掠过一个又一个凄凉、冷寂的星球,最终发现了宇宙中晶莹耀眼的蓝色——那是布鲁尔星球上遍布的蓝色碳基生物的生命之光。地球人找到了生存下去的乐土,虽然太阳系永远消失了。秋天依然是收获的季节,布鲁尔的气候特征几乎与地球一样,春夏秋冬周而复始。α恒星发出的光能被覆盖在“达尔文”平原上的绿色植物吸收,颗颗麦粒慢慢膨大,这时候,整个平原是金黄色的海洋了。波姆回到父亲在“达尔文”平原的小别墅,一个长得令人满意的休假等待着他。“阿瑞斯”号巡天舰在α星系整整游弋了三年,宇航员们的工作平淡而枯燥,而且还随时提心吊胆。波姆很喜欢经历漫长的星际航行后,来享受这辽阔平原上的闲适。...
1997 第7期 - 人与自然唐俑一纸来自成都的邀请函动摇了我在西藏继续呆下去的意志。多年来我像游魂那样到处漂泊,行踪不定,我喜欢这种无拘无束的相对自由。甚至喜欢由此而带来的孤独。但我不想拒绝邀请。无论这种邀请来自哪里,只要带着温暖,都是我所需要的;事实上,喜欢孤独不过是自欺欺人的说法而已。就像讨不到老婆的穷光蛋到处标榜他喜欢打光棍一样。最终选定动身的日子没费多大工夫,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动身却今我颇费心思。我明白,这一去很可能一去不复返.但我必须满足一个心愿。那就是再看一眼那意蕴独特的高原风光。说到底,我之所以将青藏高原作为我人生孤旅中一个很重要的驿站,很大程度上缘于它的雄浑和美丽。于是我退掉预定好的飞机票,决定走陆地回川。从拉萨到格尔木的班车三天以后才有,不过我的运气不错,在进出拉萨的必经之路上,我拦下了一辆拉柴火的卡车。看起来这辆车有些破烂,而且不到格尔木,只到黑河,...
1994 第10期 - 校园科幻姜亦辛一张明天揉着发胀的太阳穴,从转椅上站了起来。他抬头看看钟——又继续工作了十九个小时!为了这台X—86便携式电脑puterman[CM],几年来,张明天和他的导师王翰林可谓呕心沥血了。几天前,CM总算大功告成——不过那时它只是个有很强接受能力的机器罢了。几天来,张明天由浅入深地向CM灌输着无数知识——当然,他本可以把一些应用软体一股脑儿地让CM“吃”下去;但张明天认为,这是一种“填鸭”式的教育方法,自己就深受其害过。要让CM成为最杰出的电脑,必须循序渐进,最终让它有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这,不是光让电脑“吃”下许多应用软体可以做到的。张明天抽出一张记录卡,将今天所教授的内容记了下来:国文——古文观止物理——热力学定理...
1994 第9期 - 94科幻征文王晋康黑姆利索地为司马平戴好魔幻传感器,一个亮闪闪的类似太空人头盔的玩艺儿。传感器的触脚像章鱼一样密密麻麻地吸在他脑袋上。黑姆熄了屋里所有的电灯,只有电脑屏幕发出青幽幽的微光。青光在天花板上投出一个巨大的黑影,颇像一个张牙舞爪的巫师。他俯在司马平头顶上嗄声说道:“好了,你马上就能获得空前的全功能感官享受。不过我要最后提醒你一次,”他在阴影中得意地笑着,“这是双向梦幻机,幻觉中的故事在一定程度上按你的思维发展。所以,你头脑中最隐秘的思想都将在电脑屏幕上显示出来,不管是龌龊的欲念还是圣洁的愿望。你如果想中止这个游戏,现在还来得及。”司马平仰面躺在转椅上,被传感器头盔箍得不能动弹。他略有些紧张,不过,听了黑姆的警告,他反而淡然一笑:...
理查德·马西森 杨汝钧 译(一)那天下午一进屋,鲁思就说道:“这幢大楼的看守人神情迥异,非同一般。”“那个看守与常人有别,是吗?”我心平气和地说道。“是的,是这样,”她答道,“他在楼上楼下转悠时慢条斯理,鬼祟神秘,就象……就象……”“就象是一只巨大无比的老鼠。”我边说边又埋头写作了。“亲爱的,”她恳切地说着,“这可是真的!我每次见到他,总觉得不是滋味,简直讨厌极了。”我坐直了身子说道:“看来,你对他不会有好感的了。对此我又有什么办法呢?他生来就是一副鬼头鬼脑的模样。唉,你去责怪他的母亲吧。”她坐进了桌旁的一张椅子之中,开始从购物包里取出一个星期所需的食物。“听着!”她用低沉的音调开始了话题。我已习惯了她的这种语言信号,故而在等待着她道出那个深沉的秘密。...
1995 第10期 - 校园科幻杨华一、处决我被放进了冷冻箱,两只机械手挥舞着,把我固定在椅子上。我的四肢被紧紧地缚在椅子的扶手和脚垫上,就连脖子也被套上了一条二指宽的皮带,使我的头只能稍微转动一下。我看着机械手缓慢上升,从顶部消失了。我转了一下脖子,透过透明的玻璃罩,看见一群穿白衣服的人在计算机前忙碌。他们在分析由这个可恨的椅子传输出来的我的各项生命指数。还有另外一群人围在冷冻箱外面,他们是记者,法院的行刑官,陪审团的代表。哦,我看见他了,施瓦茨先生。可敬的乔治·施瓦茨先生,一个为公众利益不停奔波的侦探。施瓦茨探长微笑了一下。是的,他当然应该笑,因为他亲手抓住的罪犯就要被杀死了。我咕哝了一声:“你赢了。”我不知道我是否也对他笑了,不过笑不笑都无所谓,反正我很快就要死了。...
作者:罗伯特·海因来因作者简介罗伯特·安森·海因莱因(RobertAnsonHeinlein)1907年7月7日生于密苏里州的巴特拉市,曾就读于密苏里大学和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并以海军军官身份服役五年,1934年因病复员。他一度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攻读物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费城海军航空试验所任工程师。1947年起,他的短篇作品出现在《星期六晚邮报》及其它高价杂志上,而他的长篇则是一系列少年儿童科幻故事,如《伽利略号火箭飞船》(1947)、《太空军官候补生》(1948)、《红色的行星》(1949)、《星球人琼斯》(1953)、《星球兽》(1954)和《银河系的公民》(1957)。这些作品不仅吸引了青少年,而且拥有成年读者,一些评论家甚至认为这些是他的杰作。尽管他后期作品不够生动,但是他仍不失为美国最有影响的科幻作家。他曾是1941、1961和1976年三次世界科幻大会的嘉宾,又是1957、1960、1962、1967年雨果奖得主,1975...
白墨 吕树明一“喂,我就是林岩警长。你们是……什么?一股怪风卷走了二捆百元大票?见鬼,又是一股怪风!损失多少?二十万!我马上就来。”林岩放下电话。他那张刚毅的脸上,不禁剑眉紧锁。在不到十五分钟内,他连着接到了二个这样的报案电话:这个是商业银行打的,而另一个则是隆丰银行的。他在这A市已经干了二十年的刑警,经办过大大小小数百起案子,还从未遇见过这样不可思议的事情。怪风?哪来的怪风?竟有专为袭击银行、席卷成捆巨款的怪风?简直象童话里突然降临的魔鬼。他抬头望望窗外,夏末的黄昏,阳光依然那样强烈,天空晴朗,只有几朵薄薄的白云在缓缓地飘动。他打电话问气象台,今日本市局部地区是不是出现过旋风或龙卷风?回答很干脆:没有。即使有又能作何解释呢?他觉得自己问得可笑。那么……唉,别胡乱推断了,还是先去现场侦查以后再说。...
1993 第7期 - 93科幻文艺奖征文张海青自述张海清什么是爱尤其偏爱眼花缭乱并富有美感的科幻画本文插图是我第一次尝试一、劫持这是一个清凉的早晨。我的朋友,化学家阿杜来电话约我到公园谈点事情,我吃了几口点心,便向附近的那所公园走去。晨光熹微,空中弥漫着一层薄薄的雾气,公园的路上湿漉漉的。我朦朦胧胧看见阿杜正坐在草地中央的一张石凳子上,他那顶红格子的旧鸭舌帽在灰蒙蒙的雾气中显得格外耀眼。阿杜显然也看见了我,朝我笑了笑。我正要走过去,突然在阿杜身边出现了几个彪形大汉,不由分说,用一根木棍猛击他的头部,阿杜沉沉地倒了下去,我惊呆了,等我醒悟过来跑过去,他们已经把阿杜拖进小路上的一辆车中,汽车转了个弯,飞快地驶出公园,消失了。...
1997 第9期 - 科幻之窗R·S·考索 谭健华“人都死了50多年了,你何必这么操心呢?”吃早点的时候,威尔·帕克斯抬起头来望着说话的妻子芭芭拉。威尔在麦克斯韦尔空军基地的空军历史研究中心工作,十分繁忙,做妻子的很不放心。不久以前,从意大利的一个石料场挖出来一架P—47战斗轰炸机。现在发掘还在进行,想找到更多的线索,好确定飞机所属单位,还想找到飞行员的遗骸以确定死者的身份和姓名。这后两点便是帕克斯的工作重点,也是他最关切的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虽早结束了,但至今还有78000名参战军人生死不明,无法向他们的家属作交代。在欧洲这个战士的古老坟场上,时不时地会发现某个士兵的遗骸。借助骸骨的特征和牙科病历等科技手段,往往可以搞清楚死者的身份和姓名。不过目前这个案子却很棘手,至今尚未发现遗骸。帕克斯没有拿到发掘现场的全部调查资料,只知失事飞机上装备的白朗宁M—2.50机枪的编码。以往,机枪上的...
由..【】整理,】正文第一章 变身陈浩南“想变身吗?想拥有超人般的能力吗?想成为猪脚吗?那就别再等待,赶紧点击吧!你将拥有一切、、、”猪脚云霄傻愣愣的看着自己电脑屏幕中突然出现的菜单,一头疑问,这是神马广告?这么奇葩的?啥插曲动漫都没有,简单的框框,也太不职业了吧?云霄正要点击关闭的时候,突然放在旁边的手机震动了起来,云霄被吓得手一抖,点击在了这个菜单上。“喂?林媚!你、、、你怎么会主动打电话给我的啊?嘿嘿嘿、、、什么事啊?”云霄惊喜的接听着电话,露出紧张而又惊喜的表情说道,一下将电脑的事情遗忘了,管它是不是广告病毒呢!爱情最重要。林媚是云霄一见生情的女人,她是云霄学校旁边大学的尖子生,其实那个大学里面的人都是尖子生,是其他学院羡慕的高级学校。...
崔金生(一)林芫急匆匆地走进主楼,他生平第一次走进这盛名远扬笼罩着神秘气氛的大楼。他想不通那些躲藏在实验室深处的学者们有什么需要他的地方,须知,有资格走进这所科研所并受到主人们的欢迎的都是一些鼎鼎大名的专家。而他,只不过是一个十足的土包子,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只有头脑的猫。一个年纪不大的学者在门前迎接林芫,他的脸色显得十分焦灼,流露出几分掩饰不住的惊慌。林芫不由得受到他的感染,诚惶诚恐,又忐忑不安地尾随他一边走一边好奇地打量着四周。科研所坐落在城市东南角,有着上百年的历史,聚集了许许多多肤色各异年龄不同的科学家,很少有人确切知道那些科学家们在干什么。但是在市民之中流传着一些荒诞不经的传说,诸如月圆之夜常有几个大猩猩悄悄溜到街道上散步并用英语谈心等等。...
1995 第3期 - 名家、名著、名画H·G·威尔斯 孙家新 译时间旅行家正在对我们讲解一件玄妙的事情,他眨着炯炯有神的灰色的双眼,本来是苍白色的面容焕发着红光。炉火熊熊,银百合花灯盘中白热的灯光发出柔和的光辉,照着我们酒杯里泛起又消失了的泡沫。我们的座椅是他特制的,它们好像在拥抱我们,爱抚我们,而不是仅仅让我们坐在上面。在一种宴会后舒适的气氛里,思想不求精确,从容地奔流着。他就是这样向我们讲述,用纤细的食指指出一些要点。我们懒散地坐在那里,赞美他对这新的奇谈怪论(我们当时是这样认为)的热忱和源源不绝的创造力。“你们必须仔细地听我讲。我将不得不批驳一些几乎已被公认的看法,例如学校里教给你们的几何学,就是以一种错误的理论为基础的。”“想让我们从这儿开始,题目不是太大了吗?”长着红头发、爱好辩论的菲里贝说。...
1997 第8期 - 互联网络易丹芝加哥的许鹏热情邀请我们到他那里去玩几天。我们决定坐火车去。美国的铁路系统据说处于衰落状态,我的房东问我车票有多贵,我说一百多块钱。她说太便宜了。她又问需要多少时间,我说大概二十多个小时。她张了张嘴作惊讶状:老天!实际上我也不清楚需要多少时间,便决定到交互网络上去查一下。我在Yahoo!里给出铁路公司的名字,不一会儿,有一张火车头照片的Homepage就显示在我的屏幕上了。我从主菜单上选了“时间表”一项,我要的信息就出现在面前。现在,几乎所有的美国大公司,不,应该说几乎所有的美国公司,都在上有自己的地址。从买火车票到买旧汽车,从买电脑打印机到买联合收割机,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相应的公司地址,查询有关的信息。我们房东的男朋友麦克五十多岁,他和儿子开有一间小的家庭性质的公司。他的生意叫“教育咨询”,为美国高中生办考试补习班,收取补习费,同时兼卖考试复习材料...
1999 第8期 - 科幻之窗米哈依尔·格列什诺夫 李志民我的朋友、作家廖尼德·瓦谢纽克,从太平洋海岸给我带来两只海鸥,两只黑头大个、红里透青的瓦灰色海鸥。“给你。”廖尼德边递鸟笼边说。“你是怎么想到的?”我欣喜若狂。“拿着吧!”他重复着,比划了一个手势,仿佛在我面前划出了海洋的远景。我给他写了封信。他虽然成了大名人,但一点不拿架子,马上给我回信。我们便开始了经常不断的通信。“你到库里尔来吧!”他总是邀约我。“可我只是种稻子的人呀。”我也总是这样回答。“有啥关系!”廖尼德反驳说,“这里照样找得到适合你干的工作。”库里尔也好,南极也好,克隆犬也好,现在对我来说都一样了。童年已经消失到地平线之外去了,探险猎奇也不过留在书本上。生活平平淡淡:每天在所长办公室开个短会,到河岸田间地头转一转;每月拿一次工资……如此而已。父传的屋子也住惯了,每一颗钉,每一个角都数得出来。两个儿子...
2000 第7期 - 科幻之窗库尔·布雷乔夫 李志民“柯尔涅尼,瞧窗外!”克谢妮娅喊叫着,“那东西昨天还没有呢。”柯尔涅尼·依万诺维奇·乌达洛夫走近窗前,往院里看去。普希金大街16号的这个院子看起来普普通通,可它却是多起事件的见证。不久前刚下过一场雨,一场普通的五月雨,一场对植物大有裨益的雨。树叶还鲜嫩,丁香花正含苞欲放。院里放着一张多米诺骨牌桌,桌面光亮如镜。一粒粒大水珠汇集在上面,阳光从水珠里反射出来,闪闪夺目。昨天洛日金老人把桌子刷了一层白漆。老人希望大家围桌而坐,给他祝贺90大寿。离桌稍远,靠近棚子的地方刚刚茁壮地长出一株天外植物,样子很像一棵小猴面包树。叶子是蔚蓝色的。虽说出土不久,却已挂上了雪青色的果实,果实长得像梨。...
沃尼米尔·弗尔丁格 一辛 译1972年春,美国发射了太空飞船《先锋10号》。这艘飞船要飞出我们的银河系,用1亿年的时间在太空遨游3000光年的距离。人们希望该船在8万年后到达一个具有生物——智力生物——生存条件的星球。为此目的,《先锋10号》将向遥远的朋友们传递如下信息:我们这个星球围绕太阳移动,上面居住着分为男性和女性的人类,他们热爱和平(上帝啊,他们时常相互为敌,大开杀戒);地球上有着宝贵的饮水和其它有用资源,地球人女性的平均高度为1.68米男性为……算了,这些资料显得太琐碎,就不再一一赘述。所有这一切信息,都镌刻在一个铝盘上,覆有一层金箔,保证亿万年都不致磨损。所有的信息都以形象表示——人物、图像、几何符号以及数字系统。虽然人们觉得,某种外星文明在太空中发现这艘飞船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仍有不少科学家认为,哪怕人类不复存在,这种与外星文明接触的热切愿望,还是值得珍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