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 第5期 - 科幻影视史画连载王荣生30年代,美国率先问世的科幻电影或流于平庸,如《纽约在1980》(1930),或标新立异,如《女儿国》(1933)。此后,这一时期看不出明显的发展脉络。相反,科幻元素如特技,给陈腐的电影素材以斑斓的色彩,如传奇片《生活六小时》(1932),惊险片《隐身人》(1933),《电视间谍》(1939),甚至西部片《影子帝国》(1935)。更有甚者,《科举怪人》(1931),《化身博士》(1932)和《疯狂恋》(1935)等一批正宗科幻片也吸收了这些科幻元素,给严肃的主题穿上恐怖的外衣。这显示出恐怖科幻片的成功,它们不仅在30年代前期的美国科幻影坛独领风骚,催生出经典科幻恐怖片《变形金刚》(1934),而且还将作为整体的科幻文学分解成无数科幻元素。30年代中期,科幻恐怖红级一时,好莱坞推出系列科学狂人加恐怖传奇的影片。形形色色的罪犯、狂人科学家、超人粉墨登场,他们或发明特技,或装扮成圣人,妄图主宰世界,甚...
第十四章 我们对三名檄缩人样本的最初检测结果正如我在别处所说的那样,无论是从解剖结构还是生理构造上,他们都和天项星人非常相近。然而,我必须立刻补充的是,我们选样的样本很少,由此得出的推论也不一定准确。不管怎样,并发的心理反应导致了生理上的轻微差异,这些差异也都在这份报告中有了详尽的论述:(1)在大脑皮层,尤其是褶皱区域存在重大的差异;(2)在动脉、漏斗状器官的神经系统、锥型管以及海马状突起大脑侧面脑室壁上的隆起物上也存在结构差异;(3)他们的松果体发育不完全;(4)小脑与脑干部分的连接存在网状不均衡现象。 ——摘自艾克西多向天顶星指挥官报送的情报分析报告 这些个微缩人思想太复杂了! ——凯龙 现在艾克西多手头巳经有了三名活生生的微缩人样本,在对他们进行分析和检测之后,先前对微缩人进行的大量推测几乎被全部推翻了。检测的结果相当惊人,而且还让他们感到困惑、不...
【译者】宗宁【出版社】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ISBN】7-5365-2166-7【日期】1999年10月第一版【印次】2000年3月第二次印刷【印数】3001—6000册【页数】536页【字数】398千【定价】¥22.00元【文件大小】679KB【安全性】已通过杀毒软件KV2008检测 [病毒库版本:2008-05-08]【制作者】Xinty665【内容介绍】 尼柯尔在逃出了新伊甸园后,来到了拉玛号圆柱体海北部的栖息地,并同那里的智能生物八爪蜘蛛、丝网生物和平友好地相处着。但随着新伊甸园里的环境和居住条件的不断恶化,人类军队入侵了拉玛号圆柱体北半部附近的栖息地,并企图消灭外星物种八爪蜘蛛和丝网生物。后在非生物制品鹰人的安排下,尼柯尔及其部分友人去到了更为安全的地方…… 从中我们只知道那些神秘的拉玛人一直利用工程建筑的创造才能。继续在远方进行细致的观察;他们此时也意识到,人类与住在圆柱体海南岸的高级物种取得联系,只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作者:冥生池的陨落序日 扮猪吃老虎夕阳西下,向大地撒下一片金色的余辉,为熙熙攘攘的小镇披上一层蝉翼般的金纱。在那星罗棋盘般的街巷里,郑煜缓缓走出医院的大门,他的手中把玩着一支小巧的钢笔。在夕阳余晖的映射下,郑煜的身影缓缓拉长。他还没走出多远,便被迎面几位穿着黑西装,头戴黑礼帽,脚蹬黑色长靴,鼻梁上驾着副黑色眼睛,典型黑衣人打扮的大汉拦住了去路。面对突如其来的黑衣人,郑煜暗自扫视了一下四周,来人并非只有这么几个——密布的小巷中又冒出了数十个同样打扮的黑衣人。但是他并没有露出惊慌。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群人想要绑架郑煜,威胁郑煜的父亲,但是郑煜以他的谋略和手段,告诉了那群人:虎父无犬子!这世上,的确是有天才存在的,而郑煜无疑就属于这一类。当时,依靠自己的实力摆脱绑匪的郑煜,才七岁!...
作者:夕留【】《星际之机甲无敌》正文第一章卑微的爱情阳光火辣。“帝国皇家军事学院”几个紫金大字反射着阳光,灼得人眼疼。正直周末放学时分,学院门前人流川涌,一辆辆悬浮车从天而降,有秩序地停靠在路边。年轻的学子们谈笑着走出校门,挥手告别,坐进自家的接送车中。女孩站在路边,死死盯着校门,像是在等待某人。她身形单薄,穿着过膝的学生裙,长长的刘海垂在额头,一副黑框眼镜遮住了半个脸庞,在这群天之骄子中,显得土气而又扎眼。不时有人从她身边经过,回过头来指指点点,目光诧异,夹带着嘲笑和轻蔑。或许是因为站得太久,引起了机器校警的注意,红外线探测仪扫过她,得出一串数据:精神力零阶,体能d级,民间人士,危险度零。于是机器校警转过头去,不再理会她。...
作者:少地瓜【】1末世,降临明枝总觉得今天不太对劲,莫名其妙的烦躁,却又找不出原因,整人人都是坐立不安。舍友王菁菁打扮好后扯着依旧柔柔弱弱的嗓音问:“明枝,我要去趟超市,要带东西吗?”其实她也就是走个过场。果然,明枝只是摇摇头。看着王菁菁摇摇摆摆出去的背影,那种莫名的烦躁感又一次席卷而来,明枝使劲晃晃脑袋。宿舍转眼又空荡荡的了,明枝呆呆的打量着有些天花板角落的蜘蛛网。她是SD省首屈一指的师范大学日语系大三的学生,本来这个时间段是各个师范专业的大三生实习的时间,但是到了他们小语种这里就有些尴尬了,因为目前中国几乎没有哪所中学开设了小语种专业,而师范专业又必须在学校实习,还必须是公立学校。所以学校里面便有条不成文的规矩了:...
作者:北野妖【由文】卷一 废柴大小姐 001 悲催的荧蓝“荧蓝,你怎么不把你的宠物放出来呀?”“荧蓝,你怎么不把你的宠物放出来呀?”“荧蓝,听得见我说话吗?”“荧蓝?荧蓝……”……在私聊频道里面荧蓝好友兼队友的雨菲不断地进行着轰炸,有宠物不用藏在宠物空间里面那不是在犯傻嘛?但是事实就是荧蓝经常会犯傻,所以作为好友的雨菲需要不断地提醒她。“得了,我那只‘极品’拿出来也是丢人!”荧蓝一边回复着雨菲,一边懒懒地丢了个凝结术给对面的怪物,杀怪?她不行。全身上下最最极品的装备也只是蓝色的,而且还不是全套的,很悲惨地说一声她只有一条蓝色的裤子而已,所以她只能够是打打下手。跑路?那也不行,这样就太没有义气了,怎么对得起自己的好姐妹雨菲呢?反正死了也不掉级,至多就是轮回路上多走几趟,反正那条路她早就已经踏到烂了,轮回道的帅哥美女们她也认识的差不多了。...
作者:悬空望雨正文第1章 雨夜,陌生之地身上还穿着一件有些陈旧的灰色保暖内衣,下身穿着一条七成新的牛仔裤。嘴里还残留着晚餐后吃掉的那颗西红柿的酸甜的味道……可张忘却知道这里根本不是他家!甚至不是Z国。时间、气候也不对——自己昏迷前明明还是冬季,如今窗外却俨然下着滂沱大雨。从这雨夜的温度传递到屋内的温度来看,应该是春夏交际的时节。面对这古怪的状况,张忘却很冷静,既没有大喊大叫也没有歇斯底里。他冷静的打量着四下这看似一处旅馆房间的摆设,一边分析着自己如今的状况。房间的装修摆设很简单,床、简易的蒙布沙发、椅子还有摆放在一个简易电视柜上的老旧电视。不过,这一切摆设有些奇怪。如果是一个普通人,也许只是会觉得这些家具和摆设——特别是那台电视都只不过是太过落伍罢了。...
我在末世有盆花作者: 萝莉我们走序章 张欣感觉是时候去拯救全人类了! 他的身体已经完美融合G病毒,强大的超能力完全可以灭杀所有丧尸! 而且他还能隐身,即使被丧尸包围也能逃出来! 其实,他并不需要逃,和X战警中黑凤凰一样的隔空控物的超能力,他已经升到了最高阶,瞬间绞杀万千丧尸也不是没有可能! 更重要的是他还拥有狼叔一样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即使被丧尸咬到也能瞬间修复,并不会像普通人那样变成丧尸! 作为丧尸末世最后的希望,张欣决不能再逃避,那些幸存的普通人等待着他的拯救,那些觉醒的超能者也期待着和他并肩作战! 为了新世界的建立,为了光明的未来,张欣知道自己不能着急,要慢慢来,先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比如合上电脑,钻进被窝,先做一个美梦再说!...
末世极限作死末世极限作死天天吃土 著第一章 梦?不是梦?(开头这点凑个字数,不要被误导。。)“噬帝,我敬你是条汉子,不希望通过动手解决问题。”十数人围着一名中年男子,每个人脸上说不出是什么表情,或是惋惜,或幸灾乐祸。无一例外的是,这些人穿着奇特,什么黑色的铠甲,金色的长剑,甚至还有道士服…如果此时有人路过这里,一定会惊讶的大叫出声,因为此时的几人无不散发着霸道的气息,而这股气息的拥有者,皆被称为帝境…“呵呵…呵呵呵…哈哈哈哈。”被围在中央的男子嘴角勾勒出一抹嘲讽的笑容,神色逐渐变得有些癫狂,“想我为人族做了多少事情,今日竟落得如此下场,可悲啊,可悲!尔等鼠辈,也不过如此!”听到中年男子嘲讽,甚至是有些打脸的话语,其余人出奇的没有反驳,一致的沉默了片刻。身为帝境之人,每人都有自己的尊严,被他人这般嘲讽,却无话可说,也算是头一出了。...
1998 第11期 - ’98科幻文艺奖征文李忆仁一李狄是在一家叫作“时空”的酒吧中找到蒂娜的。那是一个嬉皮士常常聚会的地方。在深夜里开始营业,清晨才打烊,招待那些昼伏夜出的游魂。这些人大多是些退役宇航员、工程师、冒险家、行脚商或落魄的艺术家,他们来自世界各地,都有关于自己的故事,在年轻时都把梦想寄托在远方,直到幸运的火花被宿命之手一一掐灭。在寂寞的晚上他们需要找个地方借酒浇愁,缅怀已逝去的辉煌。所以每到午夜,“时空”酒吧便总是顾客盈门,灯火通明,显得热闹非凡。李狄找了个角落坐下,要了杯啤酒。他的周围弥漫着廉价宇航烟草的蓝色烟雾,人们在雾里觥筹交错,买醉狂欢,似乎已忘尽了门外的严寒,只有眼前这个迷幻温和的世界了。她就独自一人坐在舞台上,长发披散,弹奏一只不知名的弦乐器,唱着歌。歌曲的旋律感伤,在那古老的已忘了名字的乐器伴奏下,正迎合了酒吧里的气氛。所有的酒客都停止了喧哗,...
颜耕 孟寰黎菁站在“长城号”空间站的飞行平台上,观看日出的壮丽景象。透过地球弯弓形的边缘,她看见一抹晨光渐渐燃烧,黑色的天幕由乳白变为玫红。霞光给斑斓的云朵镀上一层金边,就象沸腾的海洋翻滚着炽烈的波澜。突然,一轮火红的朝阳穿过彩霞喷薄而出,射出了万道金箭,照彻整个寰宇。阳光象一只彩色的画笔,给地球徐上了绚丽的色彩:绿的陶醉、蓝的酣畅、红的热忱、紫的端庄……又象一架庄严的竖琴,拨动了生命的旋律:大海的欢腾、森林的低吟、野兽的咆哮、都市的喧哗……但是,黎菁却无心眷恋这壮丽的太空奇观,她的心隐隐作痛,涌起一股酸楚的苦涩。命运呵,真是鬼使神差!就在这空间站上,她遇到了自己这一辈子最不愿见到的男人——顾堃!昨天晚上,空间站举办了太阳帆杯赛参赛运动员的联欢舞会。中心舱被布置成临时舞厅,霓虹闪烁,流光溢彩,正播放着“卡门”中的“斗牛士之歌”,欢快的音乐撩人心弦。黎菁兴致勃勃地...
2000 第12期 - 世界科幻基尔·布雷乔夫 李志民明茨教授有一种独到的幽默。去岁,这种幽默曾使地球避免了一次可怕的灭顶之灾。当然,在建功的同时它也把地球变得形同永远消失。事情是从体育场开始的。明茨教授和好友乌达洛夫都喜欢看足球赛,常为“河运队”狂热捧场,并美其名曰:老年怪癖。然而明茨教授的心,其实并不在球赛上头,而是暗地在做一种试验。眼看他很快就将获得诺贝尔奖了,可就在一次观看球赛时他又心生了一个念头。那天教授与乌达洛夫一同来到体育场。不一会,空中突然低低地出现一团团云雾,有的降落在主席台上,更多的则飘浮于场地。有的球员被白色的浓雾罩得只剩腰部以下的半截身子,有的甚至只看得见双脚。“往哪儿踢呢?”坐在教授身旁的乌达洛夫大声喊叫起来,“连门都看不到了,他该往哪儿踢呢?”...
文明 作者:智齿 22世纪初,人类的文明进入鼎盛时代——从230年前以内燃机机械代替人类体力劳动的机械化革命,到130年前的以电脑辅助人类脑力劳动的人工智能革命,再到90年前以信息传播共享为目标的网络革命,直至50年前的以宇航技术为主的太阳系革命,一次次的知识爆发风起云涌,300年的积累使人类逐渐看到了一个文明的顶峰——以超光速移动跨越无尽的银河为目标的空间革命浪潮再度席卷而来…… 然而,宇宙的规则是无常!突如其来的灾难让几何级增长的地球文明休克了! 强大的入侵者带着领先人类一个级别的文明闯入太阳系,短短几十年间,机械文明、意念文明、生物文明、第一空间、第二空间、第三空间……人类象站在大海边的顽童一样震撼于浩瀚的知识和广阔的世界…… 作品相关 文明空间...
1996 第11期 - ’96科幻文艺奖征文苏学军前言火星直径为地球的53%,体积为15%,质量为10.8%,重力为28%。火星大气成分为二氧化碳95%,氮3%,氩1—2%,氧1.1%,还有少量一氧化碳、水蒸气、氢和臭氧等。冬季最低温度为-120度,夏季赤道最高温度为20度,平均温度为-60度。火星与地球的最近距离只有4300万公里,它的大气和地表环境比起太阳系内的其它行星也更接近于人类居住的条件。在遥远的将来,它必将成为人类的另一个家乡。在这场伟大的事业中,也将会有无数人前仆后继地为此付出青春和生命。一、风暴前夕火星漫游车沿山脊艰难地爬上山顶。秦林长长地舒了口气。额头上因紧张渗满了冷汗,他习惯性地抬手去擦,却被头上的透明面罩挡住了。他感到自己的心跳在加速,并觉得有些呼吸困难。火星地表和山顶的含氧量相差悬殊,由于宇航服的供氧系统未能及时调节,使他产生了轻度的高山缺氧反应。...
1996 第6期 - 每周一星苏晓苑作者小传五岁时,由于五音不全被判定当不了歌唱家,我便立志要成为一名天文学家。那时总觉得外星人就在大气层外几米处等着我,随便一伸手,便能捉几个。十三岁那年,我突然发现自己是外星人留在地球上的孩子。从此,每日苦苦地盼望亲人们来接我回去。这种企盼在我考砸了或是犯错误时,便变得愈加强烈。一我笔直地端坐着,一动不动,但心神不宁,不知内务部的4号长官因为何事点名召见我。四天前的那场搜捕情景又浮现眼前。我们已经包围了叛乱分子在东四区的最后据点——一座各叫“银河王朝”的大型建筑物。在交叉火力的掩护下,我身先士卒,第一个冲了进去。一个又一个乱党倒在我枪下,我已把同伴甩在身后老远。只要一举端掉这个巢穴,我的军服上就将多一颗星钉。我心中一阵狂喜。...
1994 第8期 - ’94科幻文艺奖征文萧健太阳镶嵌在青黛色的空中,映照着月表逶迤的群山。一阵阵热浪扑了过来,把大地烤成一片焦土。从环形山的山巅望去,是连绵不断的浅灰色的原野。原野坑坑洼洼,这是成千上万年流星冲撞留下的痕迹。而远处,被距离拉远了的视野却显得十分平寂。到处是死气沉沉的。透过宇航服他也能感到那片赤热。他倚着行李车,想在那儿喘一口气。渐渐地,两只眼就迷糊起来。太阳风一阵阵扫过地面……一个可怕的念头一下涌上脑海:这里完全不是人能生存的空间。你的生命早已游离在你的躯壳之外,在混沌中飘浮着,找不到归宿……奇怪的是,每当他想到这里,思维却把他带到另一种境界中。就在那一刹那间,他突然感到有一个生灵在呼唤自己。清醒过来,他打开了耳边的探测器。“老同学,还是下到月心来吧!”立刻,他耳边响起了她娇柔的声音。声音来自地壳下四十米的生物圈。只有在那么深的地底,月球站的工作人员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