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美]鲁思·本尼迪克特【由文,】作品相关 增订版前言 这种情况也引起了中日两国媒体的注意。2005年12月间,日本《读卖新闻》驻京记者特意为此前来商务印书馆和天津,采访此译本的责任编辑之一陈应年和译者之一吕万和,随即写了报道,刊于12月30日该报国际版。2006年2月,《南都周刊》记者又为此书专门采访了三位学者(吕万和、孙歌、李长声),3月下旬在该刊读书版发了长篇访谈录,标题是:《一本叫〈菊与刀〉的学术性著作还在畅销》。 2.增加了两个资料,作为此书的“附录”:(1)《鲁思·本尼迪克特小传》,(2)《日本学者对〈菊与刀〉的评论》。读了《菊与刀》,再看看这两个资料,对研究日本乃至提高整个社科研究水平应该有好处。两个资料都仅据所见有限资料编写,肯定不周全。两者又都涉及专门学科,恳请专家和读者指正。...
作者:梁思成第1讲 建筑是什么本文为《古建序论》的节选,题目为编者所加。《古建序论》一文原刊于《文物参考资料》1953年第3期,为梁思成在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上的讲演,由林徽因整理。在讲为什么我们要保存过去时代里所创造的一些建筑物之前,先要明了:建筑是什么?最简单地说,建筑就是人类盖的房子,为了解决他们生活上“住”的问题。那就是:解决他们安全食宿的地方、生产工作的地方和娱乐休息的地方。“衣、食、住”自古是相提并论的,因为它们都是人类生活最基本的需要。为了这需要,人类才不断和自然作斗争。自古以来,为了安定的起居,为了便利的生产,在劳动创造中人们就也创造了房子。在文化高度发展的时代,要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或加强国防,我们仍然都要先建筑很多为那些建设使用的房屋,然后才能进行其他工作。我们今天称它为“基本建设”,这个名称就恰当地表示房屋的性质是一切建设的最基本的部分。...
作者:贺旭志、贺世庆一字王公用一字作为封号之王。辽仅封于王子,如赵王、梁王等,地位高于柳城郡王、混同郡王等二字郡王。金、元仅封于亲王。乙榜 科举制度中取中举人的别称,亦称一榜。榜即考试后揭晓名次的公告。乙与甲对立而言,中进士则称甲榜或两榜。乙字库 明官库名。属兵部。掌储存棉袄、战鞋、军士裘帽,为内库之一。八长史 麴氏高昌有八长史,即吏部长史、祠部长史、库部长史、仓部长史、主客长史、礼部长史、民部长史,兵部长史相当于中原的尚书各部。八长史下有八司马,为长史佐官。八公 晋武帝建国,以安平王司马孚为太宰,郑冲为太傅,王祥为太保,义阳王司马望为太尉,何曾为司徒,荀顗为司空,石苞为大司马,陈骞为大将军。太宰等八官都是公。因同时封此八人,乃称太宰等八官为八公。其中太宰、太傅、太保为上公,若无适当人选,则缺而不置。...
口述:翁元 记录:王丰*第一章:加入“领袖铁卫队” 没有谁能扑灭蒋介石心中急欲消灭共产党人的烈焰,就连被丘吉尔誉为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组织者”马歇尔也无能为力;然而蒋介石要在中国铲除共产党人的决心和马歇尔调处国共冲突的失败,注定了蒋政权“金陵王气黯然收”的命运。我正是在那个令马歇尔痛心疾首、国共内战愈演愈烈的时刻,来到蒋介石身边的。报考卫士 少年时代,我连做梦也没有想过,自己日后会成为蒋介石父子的贴身侍从副官,并且会一直伺候到他们寿终正寝的那一刻为止。 1946年,那时我中学还未毕业。有一天,我在老家浙江省寿昌县县城里,看到一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张贴的布告,上面说军委会正要招考一批“卫士”;当时,抗战刚刚结束,民穷国困,青年人要找一份像样的工作,并不容易,特别是一些胜利复员人员,从大后方回到家乡,几乎比较好点的空缺,都被他们占光了。所以,这个招募启事,给了我相当大...
作者:邓蜀生地球正在“缩小”,而地球上的人口与国家却正在增多。作为一个现代人,了解世界,认识世界,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外部世界往往形成一种固定的世界影象,或可称之为世界观。中国对世界的传统影象可称为“天朝国家观”或“天下国家观”。中国自古对外并不封闭,但却自居于天下的中心,中国就等于天下。这种“一统垂裳”的世界影象,与“列国并立”的真实世界影象是根本背离的。17世纪时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中国,向明朝廷献“万国舆图”。后来的明史稿中却说利玛窦的万国舆图是“荒渺无可考”的。一直到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门户之后,一般冬烘夫子仍不相信世界上有许多国家。有一位身居尚书的大官员甚至说道:“天下哪有这么多国家?想来只有两三国,今日称英吉利,明日又称意大利,后日又称瑞典,以欺中国而已!”对世界之认识如此愚昧,这就是近代中国备受外国帝国主义侵略的内在认识危机之一。...
——大典背后的秘闻作者:于江一、哪些人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l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55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员们集合在天安门城楼后边的空地上。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率领大家踏上了通往天安门城楼的台阶……1.突然发现毛泽东的代表证丢了天安门城楼与紫禁城端门之间有一块空地,上面站立着数棵历经沧桑的古柏。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55分,一支车队从中南海东门开出,来到这块空地上。他们是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各位副主席和各位委员们。他们是参加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后,在中南海勤政殿门口上车出发的。从勤政殿到这块空地只花了5分钟时间。这时,已经探雷完毕,一项重要的安全保卫任务刚好结束。...
作者:许开祯 简介:战争年代,我们出生入死,尖刀一样时刻准备着插入敌人心脏。现在是建设年代,我们铁肩担使命。我们是一群怪兽,穿漠海,越戈壁,过沼泽……我们无所畏惧,目的,就是把红旗插在天山上!作者简介:第一章接受任命(1)吉普车在戈壁滩上疾驰。烈日灼灼,骄阳似火,九月的戈壁滩像是要着起来。这是一九五一年的夏天,一个极为普通的日子。两个小时前,罗正雄突然接到命令,要他火速赶往师部,接受任命。任命?在十四团那间低矮的小平房里陪着江宛音说话的罗正雄一脸费解,眼下他已不再是大兵团的铁血战士,更不是十四团团长。他已脱下戎装,很快就要跟前来接他的江宛音一道离开这苍苍茫茫的大戈壁,离开这内地人一听便毛骨悚然的边塞疆土,到一个叫旺水的县上担任县长。旺水那儿真是美丽,山青水秀,地肥牛壮,更重要的,旺水是江宛音的家乡。民主人士江默涵一听到这个消息,便带上女儿江宛音风尘仆仆赶来,还雇了五...
作者:陈云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编辑第一卷中国民族运动之过去与将来(一九二六年七月)中国民族运动之过去与将来*(一九二六年七月) 有几千年文化历史、沦为次殖民地的中国,最近发展起来的民族运动,已经不是单纯的中国民族独立运动了,它的一切变化足以影响整个世界的形势。但是,具有世界性的中国民族运动,在今后长时期的奋斗过程中,出路究竟在哪里?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当然,各方面的观察是不同的。我希望每个亲爱的商务(注「商务——指上海商务印书馆,创办于一八九七年,是当时中国的一个很重要的文化教育事业单位。——第1页。」)职工,参加讨论,坚决地破除往昔中国人民普遍“不谈政治”的现象。 从中国民族运动的历史事实看,如太平天国(注「一八五一年一月十一日,洪秀全等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掀起了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全国规模的农民革命运动。一八五二年,太平军...
作者:易中天【,】序言 樊树志复旦大学出版社社长贺圣遂先生、总编高若海先生,要我为易中天先生的大作《 帝国的终结》 写一篇序言,当即欣然同意。如何下笔颇费踌躇。以易先生目前"学术明星"的声望,正如他的名字一样― "如日中天",所写的书,都是读者争购的畅销书,无须我的序言来锦上添花,何况我的序言未必能够"添花"。之所以"欣然同意",不仅仅是作者和出版社方面的盛情难却,确实发自内心。在我认识易先生之前,已经在新闻媒体上有了文字之交。2006 年上海书展,我应邀在书展现场(上海展览馆)作一次演讲,推介中华书局出版的拙著《 国史十六讲》 ,演讲的题目叫做"从新解读国史"。演讲完毕后,有人提问: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坛的"品三国"是不是"戏说"?我说:不是。他再问:是不是介于"戏说"与"正说"之间?我说:不是,就是"正说"。他问:为什么这样说?我说:他用《 三国志》 ,而不是用《 三国演义》 来讲三国历史,对...
作者:[英]托马斯霍吉斯金译者:王铁生-- 1通俗政治经济学〔英〕托马斯。霍吉斯金 著王 铁 生译-- 2译者前言托马斯。霍吉斯金(1787~1869年)是以亚当。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之一,早年曾参加英国皇家海军,任海军上尉,后因与上司意见不合而离开海军。及《财产的自然权利和人为权利的比较》(1832年出版)——而赢得了19世纪主要的反资本主义作家之一的名声。19世纪20年代初,霍吉斯金由于参加争取废除《结社条例》的斗争而对工人阶级产生同情心。他认为资本家获取利润、地主收取地租都是对劳动者的勒索,是违反自然规律的不公平现象。而且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这种不公平现象越来越尖锐,“各种限制和征税也日益繁多,越来越多的东西不断地从劳动者那里被榨取,因为人们发现劳动者的生产能力已经提高,可以从他那里榨取更多的东西而又不致使其无法生存。”...
作者:阜城金秋第一章张光前站在高高的运河大堤上,望着滚滚的运河水和不远处传来的汽艇声沉思着。敌人实行了三光政策,斗争更加残酷了,有人悲观失望,动摇了;有人投敌卖国,当了可耻的叛徒。特别是县委强调化整为零,把大部分枪支收缴埋藏以来,五区的游击工作陷于瘫痪被动挨打的局面。前天区小队两名队员被敌人杀害了,今天早上埋藏的枪支又被敌人起走了。从广大老百姓的脸上看出了悲观、失望及恐惧,再这样下去我这个区小队副队长也真成了光棍一条了,要枪没枪,要人没人,整天被敌人追得东躲西藏。不行,我得去找队长和区委刘书记。他想到这儿,望一眼鬼子汽艇上的太阳旗和鬼子头上的钢盔,大步走下大堤。敌人的巡逻车和巡逻队以及夜袭队特务,随时都会出现在路上、田野和村庄里。张光前警惕地走着,穿过一片庄稼地,来到一条大路边。这是通往东光县城的大路,路上没人,他伏在路边浓密的庄稼地里等了会。从西边来了几个骑自...
作者: 长卿自序:《山海经》概论(1)这本薄薄的小书已经耗费了我太多的精力,这种代价在亲友的眼中实在有些不太明智,但我想,只要能有读者肯定我所作过的努力,我就已经非常欣慰了。《山海经》自古以来都被称为神话之书,被认为是荒诞不经之作,司马迁曾说“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胡应麟则说“山海经,古今语怪之祖。”他们不经意之间就把山海经摆在了高高在上的神坛。很多人了解山海经是从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讲的是绘图的人面兽,九头蛇,三足鸟。由于这些名人的误导,结果以讹传讹,山海经几千年来就完全被当作神话了。其实《山海经》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五藏山经,这是以东、南、西、北、中五大山系为主体的地理著作,这部分只是鸟兽怪异,山川道里很难考证;另一部分是海内经、海外经、大荒经,这部分是图文参照的历史著作,但是图像部分已经失传,其中神话传说又比较多,所以被人误以为荒诞。...
作者:朱力亚前言朱力亚--目前中国艾滋病群体中,惟一有勇气公开自己病情的在校女大学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记录了一个善良女孩从幸福的天堂跌入地狱,又从死神身边重返人间的悲喜历程……前言:生命的支柱"力亚,无论发生什么事,我永远是爱你的。"这是马浪留给她的最后一句话,每个人都祈盼有个浪漫不凡的爱情,一如电影中的男女主角,新奇、快乐,却不时出现点悲哀,但是当这种悲哀逾越了你生命的底线时,便成为一种痛苦的折磨。朱力亚--目前中国艾滋病群体中,惟一有勇气公开自己病情的在校女大学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记录了一个善良女孩从幸福的天堂跌入地狱,又从死神身边重返人间的悲喜历程。出生在陕西一个极其普通的家庭的女孩朱力亚。清贫但美满的家庭,给了她自强和善良的天性。女儿优异的成绩也是父母的安慰和自豪。...
作者:高铭【由文,】序言:更多、更多的世界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呢?这是一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不过必须注意的是:看似。多年前我曾经收到过一张生日卡,上面写的那句话很动人:最精彩的,其实就是世界本身。也就是看到这句话不久,我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环游世界,因为总觉得有必要认识下自己生活的这个星球。也就是有了这个愿望后不久,我想到了刚刚提到的问题:这个世界究竟是怎样的。在好奇心驱使下,我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和方式,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寻找答案。但是我发现,谁也说不清这个世界到底是怎样的。就在我为此困惑的时候,某次听一个是精神科医生的朋友说起了一些病例。然后好像明白了一些:明白为什么没人能说清这个世界到底是怎样的了。道说:这里是人间;佛说:这里是六道之一;上帝说:这里是天堂和地狱之间的战场;哲学说:这里是无穷的辩证迷雾;物理说:这里是基本粒子堆砌出来的聚合体;人文说:这里是...
作者:[荷兰]斯宾诺莎译者:贺麟-- 1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知性改进论并论最足以指导人达到对事物的真知识的途径〔荷兰〕斯宾诺莎 著贺 麟译-- 2目 录译者序言……………………………………………………………2…预告读者……………………………………………………………2…0一 导言:论哲学的目的…………………………………………2…1二 论知识的种类…………………………………………………2…8三 论知性…………………………………………………………3…3四 论想象…………………………………………………………4…2五 论界说…………………………………………………………6…3-- 32知性改进论译者序言——斯宾诺莎的方法论和认识论评介——...
作者:谢国琴【,】且作序言:破开岁月门窗的光一道光,来自一本诗集。在感情匮乏的都市,让心突破岁月的门窗。那个年代,那份真情,需要的不是阅读,而是感悟。于是,在呵气成冰的日子,我开始记录和梳理,那雪域上的圣者——仓央嘉措。这个男子,在西藏的历史上,如莲花般惊艳绽放。他用他的生命,化成穿透世人的灵光,滑过静默绵长的山脉,穿过时光的罅隙,如流水附着,契合在我的血液,和他的骨骼里。轻启唇齿,默念这个名字:仓央嘉措,雪域中有旷世才华的王。远方,传来神圣的吟唱,点缀起赤朱和碎金的晨光,雾气弥漫过我紧闭的眼和合十的双手,转经筒被小心翼翼地触碰,陈旧地转动。我仰望,被风鼓荡的经幡,舞姿翩然。一颗心,跋涉向最高的雪山。残留着彼时温度的泥土,被我干涩的嘴唇亲吻。...
作者:霍达第一章 落花时节公元1898年,大清国光绪二十四年,岁次戊戌。暮春时节,古都北京才徐徐露出一些春意,山杏、碧桃、丁香、海棠、榆叶梅次第开放。而来自居庸关外的北风却也挟裹着漫天黄沙,呼啸不止,把好端端的春色葬送了。残萼败蕊,落英缤纷,真正是“寂寞开无主”。当年以奇才名满天下的龚定庵,曾有诗单道这京城落花:“如钱塘潮夜澎湃,如昆阳战晨披靡,如八万四千天女洗脸罢,齐向此地倾胭脂!”一支生花妙笔,绘声绘色,惊心动魄,却也凄凉而又无奈。等到风沙渐歇,不觉过了清明、谷雨,那短暂的春天已匆匆逝去,立夏就在眼前,天气骤然热了起来,礼部依例奏请皇上批准,朝廷官员换去暖帽貂裘,开始戴凉帽、着夏服了。天色空濛,太阳从薄云后面透出一轮惨白,慵懒地照射着禁宫内苑三海一山,照射着九门五城纵横街衢两千胡同十万人家芸芸众生。然而在这平静的空气之中,似乎孕育着某种躁动不安,一场惊天动地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