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从兔子开始。 那时我坐在那间冷清乏味的大房间里,陪我的只有一张方桌和墙壁上的拱形大镜子。我看看镜子里自己的形象:高、瘦,略显苍白,分外隆起的鼻子,黑色人造蛛丝衬衫,手腕上的天球表,手指上戴的微型远程电话和定时激素注射器。典型的金星移民的形象。众所周知,经过十几代的繁衍,金星移民与地球祖先在外貌上已有了一些不同。但很多金星人心里,还是铭刻着永远无法磨灭的地球情结。 就像我,为了重新移居地球,返回故乡,已经通过了数次考试。那些考试,有的纯粹是无理取闹。 “戴上头盔。”一个声音说。 我举目四顾,发现身边并没有人。那声音又重复了一遍,我才明白过来。桌上确实有个头盔,连接着一些导线。我把它拿起来,稍稍研究了一会儿就弄清了用法。戴上之后,没有什么不适感。透过眼镜还能清楚地看到房间中的一切。...
1994 第10期 - 每期一星晶静盘古醒来时,发觉自己硕大无比,而女科学家姗姗则显得格外娇小——她已经永远闭上了眼睛。他翻身立起,轻轻托着姗姗,把她放到那张精美的楠木写字台上,又找来原先罩仪器用的大玻璃罩,把她罩住。外面的世界难道真的毁灭了?盘古瞥了一眼电子日历:恰好,他沉睡了一百年。看着姗姗依然秀丽的脸庞,盘古很伤心,却欲哭无泪。百年前的今天,比一千个太阳还亮的核火球腾空而起,大地燃烧、森林燃烧,连钢铁都化作红色的汁液到处流淌。炽热的气浪疯狂肆虐,他紧抱着姗姗,穿过烈焰,躲进这座葫芦形地下科学宫。“盘古,你已注射了抗衰亡的药剂,百年后还会苏醒。你苏醒后,务必按我的袖珍电脑所编排的程序办。否则……这次核大战将使人类永远从地球上消亡……”姗姗用尽最后一点力气,冲他一笑,“我把一切托付给你啦!”...
作者:詹姆斯·帕特里克·凯利你知道,在太空中没人穿鞋。噢,新去的临时工穿拖鞋。他们用那种带粘性的聚合物做成的鞋底,你抬脚时发出的声响听起来象纸张撕裂的声音。到上面去一会儿的临时工穿上这种舒适的贴住你的脚趾头、象手套一样的东西。脱离者,他们赤着脚去。在太空中你真的不得走得太多,因此他们重新创造他们的脚,这样它们就能拿起螺丝刀、勺子和材料。这很难,因为在微引力中你失去了很好的运动神经控制。我有过……一个朋友,艾伦娜,可以用她的脚做西红柿三明治,但是她做了那种把你的大脚趾变成大拇指的手术。我过去经常嘲笑她说也许脱离者是沿着进化梯向下爬,不是跳出去。我们是人呢,还是黑猩猩?她会抓骚着她的腋窝,而且作猫头鹰叫声。当然,脱离者有幽默感。他们毕竟是人;只是他们不象你了解的那些人。情况是,艾伦娜是如此柔软,她能咬到她的脚指甲。好了,你能修好我的鞋吗?...
坍缩将在凌晨1时24分17秒时发生。对坍缩的观测将在国家天文台最大的观测厅进行,这个观测厅接收在同步轨道上运行的太空望远镜发回的图象,并把它投射到一面面积有一个蓝球场大小的巨型屏幕上。现在,屏幕上还是空白。到场的人并不多,但都是理论物理学、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的权威,对即将到来的这一时刻,他们是这个世界上少数真正能理解其含义的人。此时他们静静地坐着,等着那一时刻,就象刚刚用泥土做成的亚当夏娃等着上帝那一口生命之气一样。只有天文台的台长在焦燥地来回踱着步。巨型屏幕出了故障,而负责维修的工程师到现在还没来,如果她来不了的话,来自太空望远镜的图象只能在小屏幕上显示,那这一伟大时刻的气氛就差多了。丁仪教授走进了大厅。科学家们都提前变活了,他们一齐站了起来。除了半径二百光年的宇宙,能让他们感到敬畏的就是这个人了。...
军历2523年7月14日1002时波江座ε星系,致远星,斯巴达战士在军事演练。二十九年前。约翰匍匐前进,爬到山丘边缘探头窥视。一个绿树成阴、青葱繁茂的峡谷展现在他下面。远处,波光粼粼的大角河蜿蜒流入森林。上空一群鸟在翱翔,下面一片静谧。他慢慢退回到一个漆黑的树洞旁,然后爬了进去。弗雷德与琳达在这个被挖空的雪松阁洞中席地而坐。为了不被士兵的热感应探测仪发现,他们交谈的声音特别轻微。“现在没有情况。”约翰低声说。不一会儿,萨姆、凯丽和菲杰德幽灵般地从他们附近的隐蔽点冒出来,他们爬出树洞,仔细观察有无敌军巡逻。远远看去他们像是在进行实战演习的士兵,个个高大、健壮、敏捷,年纪在十七八到二十出头的样子。走近看才知道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每个斯巴达战士都只有十二岁。...
第二章 围绕变形战斗机的主题,人类将舍产生出一种文化现象,这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事实。正如第一次世齐大战的空中王牌,喷气时代的战斗英雄,宇航员,以及之前的计算机语言学家,莫不如此。这些人被挑选出来,与第一代洛波特技术的产物产生互动,他们认为自己走在了人类进步的前沿,或者其它诸如此类的舍义。那么在他们之前,是谁能够把人和机器的互动提高到这样的水准呢?唯一的那帮人组成了一个小团体,并且自称为“机械变形”。他们孜孜不倦地学习神秘的禅宗理论向禅宗大师求教,并取得了效果——这对于教导飞行员采用适当的冥想方式很有帮助……在麦克罗斯城里转转,你也许会听到诸如“降低蹲位”,“笔直站立”之类的口令,这些都是将战斗机变形为守护者和铁甲金刚模式的动作要领,飞行员可能会对你提及各种各样的新式设备,比方说“思维控制头盔”,就是那种内部嵌满传感器的头盔;或者令人战栗的“光晕”(那是通过思维...
第十五章 精神绝不愿意放弃自己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宇宙诞生的大爆炸就是精神的第一次抗争,要冲决物质形式这个囚笼。接着,精神反抗人类掌握火的知识,反抗蒸气机,反抗电力、原子能,精神憎恨史前文明……它的手段就是战争,用战争使自己脱离物质束缚,自主自立。有了战争物质的自身就不会舒舒服服,洋洋得意。精神神圣的终极目的是抛弃自己的物质外壳,实现上升,与神灵契合、包容宇宙。 ——摘自豪斯通牧师大人为简·莫莉丝的《太阳的种子,银河系的守护者》一书所题写的序言 史前文化是科学体系中的皇家宝石, ——艾米尔·朗博士 布历泰和他的所有船员都不知道,就在他的天顶星旗舰上,居然躲藏着一位名叫麦克斯·斯特林的微缩人变形战斗机王牌飞行员。 瑞克·亨特驾驶的战斗机自毁而炸出的破洞把麦克斯的铁甲金刚吸到了战舰外部。在无意中他竟然也顺着布历泰在早些时候走过的同一条道路往飞船内部赶。...
幽深夜里,独坐于秘密的书斋 黄铜三角架之上 幽暗的火苗微微闪烁 难以置信的预言产生了 ——米歇尔·德·诺查丹玛斯 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有朝一日,万一你不幸下岗,衣食无着的时候,可以考虑去作一位预言家。所谓预言,就是在歇斯底里和半昏迷状态下的胡言乱语。我知道,我知道,你是个神智健全的人,但你可以人为地摹仿这一状态。说预言的诀窍在于:模棱两可,云山雾罩,同时,千万不要对人解释你说的是啥意思。你可以说:“当天空升起恐怖的大三角,巨人穿着白雾的长袍,神圣的婴儿将流出鼻涕,卡斯摩利斯托利轰然摔倒……”他们问你:“是啥意思啊?”千万别说,就算揍死你也别说,因为你自己也不知道。以后,当他们看见了UFO,当锅里的糖三角蒸糊了,当幼儿园小孩集体感冒,当地震造成大楼倒塌……他们都会想起你的“预言”:“啊!柳文扬早就告诉了我们!当UFO出现,糖三角会蒸糊的!他老人家咋那伟大捏?...
1994 第8期 - ’94科幻文艺奖征文萧健太阳镶嵌在青黛色的空中,映照着月表逶迤的群山。一阵阵热浪扑了过来,把大地烤成一片焦土。从环形山的山巅望去,是连绵不断的浅灰色的原野。原野坑坑洼洼,这是成千上万年流星冲撞留下的痕迹。而远处,被距离拉远了的视野却显得十分平寂。到处是死气沉沉的。透过宇航服他也能感到那片赤热。他倚着行李车,想在那儿喘一口气。渐渐地,两只眼就迷糊起来。太阳风一阵阵扫过地面……一个可怕的念头一下涌上脑海:这里完全不是人能生存的空间。你的生命早已游离在你的躯壳之外,在混沌中飘浮着,找不到归宿……奇怪的是,每当他想到这里,思维却把他带到另一种境界中。就在那一刹那间,他突然感到有一个生灵在呼唤自己。清醒过来,他打开了耳边的探测器。“老同学,还是下到月心来吧!”立刻,他耳边响起了她娇柔的声音。声音来自地壳下四十米的生物圈。只有在那么深的地底,月球站的工作人员才能...
时间:估计为军历2552年9月23日0530时波江座ε星系,俘获的圣约人部队运兵船上,前往致远星地面的途中。士官长站在圣约人部队运兵船的甲板上。他之所以站着,是因为抗震椅是给精英战士与豺狼人量身定做的,没有一种形状适合人类的脊柱。没关系——他更喜欢站着。他们穿过致远星的上层大气层,像一只后面拖着一千公里长丝线的蜘蛛从天而降。飞行在轨道里的其他一百多艘飞船与他们近在咫尺——有撒拉弗战斗机,还有其他的运兵船,而清扫船则伸出触须状的爪钩打捞着空中飘浮的金属碎片。占据天空主导位置的是两艘三百米长的巡洋舰。巡洋舰加速驶向他们。士官长走到驾驶舱,波拉斯基和哈维逊正坐在座椅上,这是他们从鹈鹕运兵船上拆下后焊接到这里的。“它们在给我们发送应答信号。”波拉斯基低声说。...
第三十六章 月魔重临 凌渡宇回到山洞内,坐到姬翠之旁,见她想得入神,柔声问道:“你在想什么呢?” 姬翠的俏脸变得苍白如死,伏进他怀内去,轻弱地道:“我感到一件非常可怕的事已经发生了。事实上自昨晚开始,我一直有这种感觉。” 凌渡宇尚是首次见她流露真情,在这一刻,他清楚感觉到她的诚意和对自己的眷恋。俯头在她晶莹似雪的小耳朵轻轻一吻,低声道:“你不若睡上一觉吧!或者你可得到启示或新的力量。” 姬翠打了个寒战道:“不!我知自己无法入睡,因为有股邪恶的力量盘桓在这山峡内,使我不能成寐。我毕生人还是首次感到害怕,这些武器都不能使我有半点安全的感觉,只有你还能令我有舒服的感觉。” 凌渡宇也主出不寒而傈的感觉。 姬翠说得对,自踏入峡谷后,他便感到浑身不对劲,总觉有被人暗中窥视的感觉。...
1996 第3期 - ’96科幻文艺奖征文·少昊一秦医生夹在两名黑衣大汉中间,一动也不能动,只好稍稍侧过头,望着窗外的景色。今夜没有月亮,车窗外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清。车行得很平稳,不清楚从什么时候开始,车头微微有点上翘——攀山吗?秦医生在心里问自己。车头一晃,忽然又向下倾斜了——也许是下坡?又大约过了两分半钟的样子,“兹——”的一声,轿车终于停了下来。一名黑衣人打开车门,跨了出去,接着是清脆的“啪”的一声,四周陡然间亮起了灯光。秦医生眯着眼睛,被另一名黑衣人推出了车门。他逐渐习惯了光亮,略微四顾:这是一条很长的甬道。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甬道的四壁都很光滑,泛着奇异的金属的光泽,光源不知道在哪里。一名黑衣人伸手在身侧的甬壁上按了一下。立刻,甬壁从中裂开,现出一扇门来。身后的黑衣人用一样很硬的东西顶住秦医生的腰,秦医生只得慢慢地跨了进去。...
1993 第11期 - 93科幻文艺奖征文韩治国清乾隆五十五年秋,陕西西安郊外某山中,一队射猎的人马,带着猎获的雉、兔等战利品,正在返城的途中。为首二人,一位官员模样的叫申铁蟾,是举人出身,后作知县,因政绩颇佳,近来在陕西试用。不料,几个月来因思念亡妻,郁郁寡欢,加之感受风寒,一直病卧在床。近几日来觉得好转,便想舒展一下筋骨。与他并辔而行的,是他的好友邵二公子,他们二人同是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纪晓岚的门生,一向过从甚密。邵二公子也曾做过一任知县,后因老父年迈,便辞官在家,帮助父亲经营田产和生药材。因他自动习武,平日极喜驯鹰驾犬,前日探视申铁蟾病情,见他面色不错,似已痊愈,便相约一道入山射猎。走在后面的是邵二公子的三五个家丁及申铁蟾的两个随从。他们边走边谈,不觉天色向晚。忽然,觉得头上一亮,众人不由得仰首观望。只见两个圆圆的大火球,慢慢越过头顶向前面飞去,飞过约有一箭之地,火...
1995 第5期 - 科幻文艺奖征文绿杨时仅相隔六个月,鲁文基教授第二次来到美国,当然,他的助手梅丽随同出行。教授这次赴美是应邀出席今年的《未来世界之星》杯的颁发仪式,教授将在颁发之后为获此殊荣的30名最有才华的理科大学生讲话。讲台的后面是一块从天花板一直垂到地上的帷幕,幕上镶着一个圆形徽记:螺旋状星云的正中有个原子模型。教授致了简短的祝词后便谈到当今的科学发展已使人类以光速冲向未来,许多重大科技成果出自一般的普通研究所,甚至私人实验室,这是我们这颗行星发展的动力。“在座诸位日后可以是一颗科学的明星,你们一生中要进行无数次尖端科学的实验。”教授严肃起来,“今天我要在你们年轻的记忆网络中贮进一条信息:高科技实验必须十分慎重和小心,一点微小的失误便可造成灾难甚至祸及整个文明世界。我们怎么在几个街区的范围内去追寻一只飞离实验室的、人工基因的蚊子?谁能预言赋予机器人自我复制的程序...
2000 第12期 - 奇想唐风上期的“太空奇景”还有一个入选者没有登出,现在补上。一颗大彗核闯入太阳系,在靠近太阳的过程中,它生出了彗发,拉长了彗尾,接着尘埃和离子彗尾开始清晰可辨,星空中终于出现了一个雪亮的“V”字。另一颗彗核也闯入了太阳系,速度比第一个要快且轨道几乎与它重叠,看样子第二颗彗星要沿着相同的方向追上第一颗彗星了。近了,近了,两个雪亮的“V”字靠近了,星空中竟然出现了“W”字样,邪教头目借机编造了有关“WAR”的盛世危言;随着两颗彗星的继续靠近,“ ”字样出现了,大众汽车很是“火”了一把,市场份额急剧上升;接着是一个更明亮的“V”字出现了,“VICTORY”成了使用率最高的词;当星空再次出现“ ”和“W”时,地球上举行了隆重的仪式以庆祝“双彗交错”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
自从进入红岸基地后,叶文洁就没有想到能够出去。在得知红岸工程真实目的后(这个绝密信息是基地许多中层干部都不知道的),她把与外界精神上的联系也斩断了,只-是埋头于工作。这以后,她更深地介入到红岸系统的技术接心,开始承担比较重要的研究课题。对于杨卫宁给予叶文洁的信任,雷志成一直耿耿于怀,但他还是很愿意将重-要课题交到叶文洁手上——以叶文洁的身份,她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没有任何权利;而基地中,只有雷志成是天体物理专业出身的,是当时少见的知识分子政委;这样,叶文-洁的成果和论文最后都被他占去,使他成了部队政工干部中又红又专的典型。 调叶文洁进入红岸基地的最初缘由,是她读研究生时发表在《天文学学报》上的那篇试图建立太阳数学模型的论文。其实,与地球相比,太阳是一个更简单的物理系统,只-是由氢和氦这两种很简单的元素构成。它的物理过程虽然剧烈,但十分单纯。只是氢至氦的聚变,所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