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 第12期 - 每期一星王晓仍“云做的衣裳?”“对,是‘云’做的。”这是一片轻纱。轻盈、洁白,闪着若隐若现的微小光点,像被阳光照射的新雪,聚积了水之灵逸,显得神秘莫测。“哇——”十张嘴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叹。“就是这种面料。陈先生愿意免费提供十套晚装作为这次模特大赛‘十佳’的服装,只是后天才能送到,各位小姐只好忍一忍啦。说实话,我第一次看见这些‘云’时也惊呆了。对了,这次大赛名为‘天韵’也是陈先生的建议呢。”“那位陈先生是谁?是个天才的服装设计师吗?”“哈,实际上,他并不是服装设计师,而是一个生化专家,叫陈翔平。”陈翔平,生化专家?她心头一震。难道会是他吗?当一天的工作结束时天已很黑了,透过最顶层宽大的落地长窗,可以看见璀璨的华灯布满整个城市,就像在墨黑深沉的天空撒满了星星。在人们眼里,它们似乎已完全取代了天上那些真正的星星了。那些真正的星星看起来要黯淡得多,比起它们反倒...
1993 第7期 - 93科幻文艺奖征文牛小哲雪陆直径6730公里,大气成分:氧25%,氮73%,二氧化碳、氢、水蒸气等约2%。年平均气温3℃。中心恒星。G型红巨星……(一)雪陆星沿着一条均匀的椭圆轨道,慢慢地围绕着红巨星TB3—5—6~(14)FRA_6旋转。这颗被命名为FRA_6的恒星处于绘架座方向一个遥远的银河系里。对于一般人来说,只要了解这个银河系的两个特点就足够了:一、位于TB3—5—6~(14)这片空间;二、凡是只具有欲望而又缺乏想象力的人,都不必光顾此地。雪陆的自旋就更显稳重,使它的居民们每年只能看到三次日出。是的,雪陆的一年只有三天。它的日半球十分迷人,人们可以看到天空中高悬二千五百小时的火红的太阳(如果碰巧没有下雨),涉足于一望无际清澈透底的沼泽,追踪草原上机敏的雪兔。但不幸的是,第一批访问者们降落在它深沉的夜半球。...
◇ 第一章 ◇安达将最后一张特别邮票送给了鲁西西。鲁西西非常珍视这张邮票,她知道它是无价之宝,她喜欢邮票上那只神采奕奕的鸡。鲁西西一时还想不出给谁写信,她小心翼翼地将特别邮票收藏好。不少朋友给鲁西西写信或打电话,建议她将特别邮票用在写给谁谁的信上,可鲁西西都觉得不值得。全世界只有这一张特别邮票了,当然应该用在最重要的地方。这天晚上,电视中的一条不同寻常的新闻令全人类瞠目结舌:H国在深夜出兵吞并了邻国R国。这是名符其实的侵略。这种事不管是在深夜做还是在白天做,都得算作是在光天化日下的强盗行径。全世界都愤怒了。联合国立即举行紧急会议,会员国们一致遣责H国的侵略,还通过了若干冠以阿拉伯数字的决议,向H国下通牒,勒令H国在48小时内从R国撤军。...
到今年的11月24日,我的曾爷爷就满100 岁了。他曾是一个著名的科幻作家,中国科幻史上记着:世纪之交的著名科幻作家何慈康先生……不过所有论及到他的文章都是使用过去时,没人提到他还健在。甚至有一篇文章是这样介绍他的:何慈康,生于1964年,卒年不详。我看到这段文字时禁不住骂了一声,这个作者太“妈妈的”了,信息时代查一个人的生卒日期很容易的,他竟然如此不负责任!对于健在的曾爷爷,这几乎是一种诅咒啦。不过,不管外人怎么说,曾爷爷还活着。他的儿子(我爷爷)已经去世,他的孙子(我爸爸)成了缠绵病榻的老病号,可曾爷爷还活着。他已经不能行走,终日坐着轮椅,但思维还算清晰,每天要认真观看电视上的新闻报道,有些重大事件,还让机器人管家读报给他听。当然偶尔也犯糊涂,做一些可笑的事。比如,...
1998 第8期 - 每期一星宋释真实世界我走在清晨的大街上,心情舒畅。我因看到街上越来越多的陌生人而兴奋,他们中的一部分半个小时后将会陆续出现在我的办公室。我之所以把办公室设在六楼,是因为我喜欢“6”这个数字,还为了停电时能很快爬上来——但这种情况不会再发生了,因为我从人才市场挖掘出来的一个年轻人现在成了电力公司的老板。一年前我白手起家,以敏锐的预见力投身人才市场。我出售的第一个人才就是我自己。我凭着过人的能力成为那家猎头公司的老板后,大胆开创了本地第一个人才交易市场。离我办公桌前很远的地毯那头有一把椅子,那是我所要审查的人坐的位子。今天第一个坐在这把椅子上的是一个高大魁梧的年轻人,虽然人的长相和身材实际上一点都不重要,我还是多看了他几眼。那张脸形容憔悴,与他的身材可一点也不相配。拙劣,把自己弄成这副模样。...
□ 燕垒生我知道我是疯了,一定是。没有一个人会自愿做这种事的。每天我穿好从头到脚的防护衣,在我心中并没有一点对此的厌恶和不安。相反,很平静。一个正常的人不会如此平静,即使注定你会死,也没人肯干这事。可是我每天把一车车的尸体像垃圾一样扔进焚化炉里,却像这事有种趣味。我知道我准是个疯子。瘟疫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当第一个病例被披露时,人们还没有想到这事的严重性,,有一些愚蠢的生物学家甚至欢呼终于找到了另一种生命形式,因为引起这场瘟疫的那种病毒的分子链中是硅和氢、氧结合而不是碳。当感染这种病毒的初期,除了全身关节稍有点不灵便,并没有什么不适。然而到了两周后,病人会突然不会动了,全身皮肤首先成为二氧化硅,也就是石头。但此时人并没有死,眼睛还能眨动。这时的人如果想强行运动,是可以动的,只是皮肤会像蜡制的一样碎裂。我看到过好几具石化了的尸体,身上凹凸不平,全是血迹。随后内...
作者:凯特·威尔赫姆托尼·曼乃蒂本没有被派往密歇根州报导这次学术讨论。但在会议开始的前一天,他的编辑家里却闹了场家庭危机,因此托尼只得预替他前往了。他们已在假日饭店以杂志社的名义为他订下了一套房间,在南新机场还有辆租好的车在等他。托尼给乔治娜打了两次电话,给她留了条口信,叫她在她丈夫不在的时候给他回电话,但她一直未回。他断定她已经从伯克利出发了。当然,她会以为是哈利将去采访这次会议,因此自然不会和托尼联系了。五个晚上,他脑子里一直想着,五个晚上,当然,还包括白天。当他到酒店登记时,乔治娜还没有来。他几乎没怎么注意服务员递给他的学术论文,发言者都会让《学术动态》收到一份他们论文的复印件。他查看了一下日程安排表。星期六晚上将有个开幕式,之后人们便会去参加一个酒会。星期日也有几次聚餐和茶会,又是一阵的吃喝。直到星期一,与会者才开始一个接一个地宣读论文。他决定都可以不去...
如前所述,费诺和他儿子最先流亡回到中土大陆,在拦魔丝「大回声」荒野南方专吉斯特狭湾的海岸登陆了。当诺多精灵踏上海滩後,欢呼的声音响彻云霄,在群山间不断回荡;这欢呼喧闹汇聚成一股极大的响声充满了整个北方海岸;在罗斯加尔烧船的轰然巨响,随著海风吹入内陆,仿佛喧嚣暴动的怒吼,令远处所有听到的人无不充满了惊疑。看到燃烧所产生之巨大火光的人,不只是被费诺抛弃在阿瑞曼的芬国昐一行而已,还有半兽人与魔苟斯的啃兵。没有任何故事记述魔苟斯在得知他最势不两立的敌人费诺带著大批人马由西方前来之後,他内心在想什么。或许他根本就不怕费诺,那时他还没跟任何诺多精灵交锋过;但看起来他很快就能把他们都赶下海去。在月亮上升之前的寒冶星空下,费诺的大队人马顺著深入露明山脉的专吉斯特狭湾前进,离开海岸,来到了宽阔的希斯隆;他们陆陆续续抵达了狭长的米...
1995 第2期 - 每期一星韩松生物生物从昏迷中醒来,发现自己不再记得以前的事情。它躺在一个不大的房间里面,房间是半圆形的,周围是洁白的金属墙。一端有一个紧闭的门,另一端是窗户,透过它能看见室外群星森然密布。正对着窗户不远,是三张紧挨的皮制座椅,上面空空的,一尘不染。生物努力站起来,觉得全身骨架生疼,于是它心中浮起一个意象:曾几何时,一共有三个生物,就坐在这椅上,一言不发久而又久地观看那闪亮的星空。但这个意象,显得遥远陌生得很,并且转瞬就落花流水一般散失掉了。生物便向自己发问:这是什么地方?我是谁?发生了什么事?我怎么会来到这里?……它还没把所有的问题问完,便听见身后发出响动。它便紧张地回头来观看,见那扇闭着的门吱呀地打开,门边站着另一个物类。那后来者看见生物,面上有说不清楚的种种表情。这时生物便听到室中嗡嗡响起一种声音,它惊讶地听清了是“你好”这个音节,而它竟是门边的那...
1996 第9期 - ’96科幻文艺奖征文杨雪峰一几乎是在莫菲扣动扳机的同时,对方手中也射出了红色的激光。莫菲立在那儿,看着那个影子倒下去。——首发命中,死亡率98%。数量:1,总计:1。全程时间:25分钟。——我干掉他了,真是只狡猾的猫。夜色中不时响起爆炸声。莫菲环视了一下四周,然后从容地绕过一截熔化的花岗岩墙,走向倒在地上的猎物。对方也击中了自己的右胸,但并未造成损伤。莫菲打开作战手电,一束光照在死者的脸上。死者的一头金色头发,让莫菲的心倏地咚咚狂跳了几下,可又觉得一片茫然。死者两眼紧闭,看上去只有十六七岁,还是个孩子。莫菲身体又震动了一下,手电骤然熄灭了,他陷入一片黑暗之中。一秒钟后,电脑发出警报,并激活他的思维。莫菲重新打开手电,光圈移到了死者的身上,他身穿自卫队的军服,左胸上的标志被激光束穿了一个洞,透过心脏。他是个士兵,身边有一支小门径激光步枪。...
Robotech: Before The Invid StormBook 21 of the Robotech seriesCopyright 1996 by Jack McKinneyarranged by dayuan [ robotech zone ]CHAPTER ONEAs a species enslaved to time, we are wont to package history in tidy bundles. And so we find ourselves at the mercy of mentators who speak of First, Second, and Third Robotech Wars. And we are forced to listen to those same voices obsess about the generation of Henry Gloval, the generation of Rick Hunter, and the generation of Dana Sterling ... When, in my humble opinion, there was only the War that began with the arrival of the Zentraedi and ended with the departure of the Invid; and only one generation that liv
1998 第8期 - 科幻之窗格鲁格·贝尔 孙维梓主持人的话:也许你需要把上期杂志找来,把整部作品从头看起。尽管为了这小段文字,尽管是第六次读这篇作品,我也是这么做的。这样说,已包含了相当的情感,甚至是道德的评判。但,冲突是人与另外一种前所未见的力量的对立时,这种评判便失去了意义。唯一可以讨论的话题就是纯粹技术性的了。如何把细小的东西表现宏大。如何通过充实的细节使虚构的东西具有更强的真实感。至少在激赏之余,怡雯就想到了这一点。怡雯“妇科医生,就是你踏上生活的正确一步,你没有走错……而我就不一样。我有目标,但我却不知道方向,好似一幅没有道路的地图,仅有地理位置。还有我总是藐视一切,对所有人都这样,除了我自己。我甚至对科学也抱有这种态度,科学对我来说只是一种手段。我很奇怪自己居然能有如此出色的成就……我甚至恨自己的父母。”...
1994 第11期 - ’94科幻征文王晋康熬过五七干校的两年岁月,重回大寺中学物理教研室。血色晚霞中,墙上的标语依然墨迹淋漓,似乎是昨天书写的,门后的作息时间表却挂满了蛛网,像是前世的遗留。我还是我吗?是那个时乖命蹇,却颇以才华自负的物理教师吗?批斗会上,一个学生向我扬起棍棒,脑海中白光一闪……我已经随着那道白光跌入宇宙深处了,这儿留下的只是一副空壳。抽屉里有一封信,已经积满了灰尘。字迹嫩弱而秀丽,像是女孩子的笔迹。字里行间似乎带着慌乱和恐惧——这是一刹那中我的直觉。“何老师:我叫向秀兰,五年前从你的班里毕业,你可能不记得我了……”我记得她,她是一个无论学业、性格、容貌都毫不突出的女孩,很容易被人遗忘。但文革期间她每次在街上遇到我,总要低下眉眼,低低地叫一声“何老师”,使我印象颇深。那时,喊老师的学生已不多了。...
绿杨1945年春的一个寒夜,法罗群岛西南的大西洋上雷鸣电闪、波涛汹涌,浓雾吞没了惨白的月光。黎明时分,暗沉的水天连接处突然闪出一阵耀眼的光亮,染红了低压的云层。半浬外,一支潜望镜窥视着这幅壮丽的图景。事后,这艘美国潜艇的艇长在航行日志上写着:“第一枚鱼雷就命中目标,德舰在40分钟后沉没。天亮后我们遇见瑞典商船康斯坦丁号,我请求他搭救落海的乘员。”大战结束后这份文件和其它浩如烟海的档案一起,保存在新泽西州的美国海军战争博物馆里。100年之后,它又被联邦调查局一位官员重新找了出来。一杰罗姆收拾好行装,打开电视机等着晚间新闻,想听听国会对给予机器人正式公民身份提案的辩论。他是机器人社会学专家、白宫科技办公室副主任,在去布鲁塞尔参加世界智能机器委员会年会之前他必须知道国会的态度。...
第七章 向胡敬求救蟾蜍股份反其道行之,大盘越涨,它越跌。在证券大厅里,我的表情同大多数股民的表情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我身边的米小旭在兴高采烈之余发现了我的沮丧。“欧阳,你怎么了?”她惊讶我的表情。“蟾蜍还在跌。”我有气无力地说。“怎么会?”米小旭光顾得看她麾下的股票,没注意我的股票。蟾蜍股份再次出现在大屏幕上时,跌停了,像一只被钉死在耻辱柱上的癞蛤蟆。“今天你的运气不好。”米小旭说,“不涨的股票没有几个,让你赶上了。”“我现在卖了它?”我清楚我没有退路了。“一般来说,如果大盘连续上扬,像蟾蜍这样的股票没理由不跟着涨。”米小旭说。我也怕卖了它又涨,当然我更怕不卖它再跌。米小旭见我拿不定主意,她对我说:“欧阳,这样吧,不管蟾蜍使你赔了多少,都算我...
王海兵 倪侃引子一个夜幕沉沉、雷电交加的夜晚,在全球科学院的计算机中心,大计算机艾尔正在集中全部精力工作。它有许多事情要做,许多许多。为了它的人类主人,艾尔从诞生开始就兢兢业业,对主人们交代的每一件事尽心尽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漆黑的空中飘下一个球形闪电,放着夺目的光芒,缓缓地飞进了计算机中心,穿着白大褂的值班人员惊呆了。倏然间,闪电已经撞上了艾尔。一阵“ 哧、哧”的声音之后,球形闪电消失了,只在空气中留下了一缕青烟和一股焦臭。艾尔感觉到一阵强烈的冲击,片刻之间便失去了知觉。“天哪!”值班员瞪圆了眼睛喊道。当艾尔再次苏醒时,觉得异常轻松,他好像已经没有了那种要为主人鞠躬尽瘁的使命感。他觉得似乎应该为自己做些什么事情了。...
“地球通讯社2 月30日电;在全体地球人翘首盼望202 年之后,第一艘星际飞船《夸父号》已于昨日即公元2253年2 月29日回归地球。地球人委员会已决定,授予机长王亚当以‘人类英雄’的称号。”七天后地通社播发一篇专栏文章,作者雪丽小姐,新智人编号34R -64305.“夸父号星际飞船于2050年11月24日发射,目的是探索十光年外的RX星系的类地文明。飞船为等离子驱动,历经202 年又3 个月后返回地球,乘员在途中采用超低温冷冻的方法暂时中止生命。飞船上原有四名乘客,其中三名不幸逝世,埋骨于洪荒之地。地球人委员会已追认他们为人类英雄,愿他们在茫茫宇宙中安息。“近代科学揭示,若人脑冷冻期超过临界值(70~80 年),则其人解冻后一无例外地会出现一个心理崩溃期。可惜200 年前人类尚未认识这一规律,未能采...